快捷搜索:

解密1958年志愿军为什么要全部撤离朝鲜?44万人

解密1958年志愿军为什么要全部撤离朝鲜?44万人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陆陆续续从朝鲜撤出19个师的部队以及其他部队。但到1956年4月时,在朝志愿军部队还有44万人之多。1957年11月,毛泽东主动提出志愿军全线撤军。1958年10月26日,志愿军最后一列运兵列车归国。

爱护朝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1953年7月27日,中国、朝鲜、美国3国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各部队共有约120万人,包括第1、第12、第15、第16、第21、第23、第24、第46、第47、第50、第54、第60、第63、第64、第65、第67、第68军共17个军和第33师,另有炮兵、高射炮兵、装甲兵、工兵、铁道兵、后勤部队、后方警卫部队、志愿军总部和各兵团机关及直属队等建制,庞大中国军队驻扎在大约只有中国福建省大小的朝鲜国土上。

停战后,中国志愿军总部就曾明确指示过,军队的任务:

一、继续加强战备,搞好训练,提高战力,维护停战协定,随时准备粉碎敌人北犯;

二、增进和朝鲜人民的团结,协助朝鲜人民进行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为朝鲜人民重建家园做出贡献。志愿军党委要求士兵们要以建设祖国的热情,参加朝鲜重建。

据统计,志愿军修筑了1850公里坑道,开挖了6240公里的各种堑壕、交通壕,构建了10万个地堡,光是挖出来的土方就有6000多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堆成宽高各一米的长堤,可以围绕地球的赤道线转一圈半,人称‘当代地下长城’”,为朝鲜如今全面地下化的国防工事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志愿军还派出了大批工兵,在曾经是战区的地方排雷,平整农田,填平田中的炸弹坑,帮助朝鲜民众盖房子、修学校,使他们尽快恢复生活、生产。志愿军铁道兵部队帮助朝鲜人修复被打得稀烂的铁路网,新建和修复了大小桥梁1300余座,重铺了铁路线、新建了火车站,迅速恢复了朝鲜的铁路交通运输。

志愿军工程兵部队重点建设了平壤、咸兴、元山等朝鲜大城市。士兵们提出“以建设祖国首都北京的劲头建设平壤”的口号。仅在平壤一地就修建了内阁综合办公厅、医院、大学等各种建筑20多万平方米。

志愿军还大力修复朝鲜的水利工程,朝鲜是生产水稻为主的国家,水利是国家农业生产的关键,在战争中,朝鲜大部分水利工程都被美军炸毁了,志愿军突击修复了见龙、泰川等8个水库,修筑堤坝1300余条,修治了南川江等河道7条……修建了平南灌溉工程、胜湖里灌溉工程等大型水利设施,使朝鲜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

解密1958年志愿军为什么要全部撤离朝鲜?44万人

为了爱情,留在朝鲜

不少志愿军军人原先就是农民,对农活一点也不陌生,在战训之余,提出了“保证驻地不荒一亩田”的口号,帮助朝鲜人民进行耕地、插秧、送粪、锄草、收割、打场等各种劳动,有的部队提出:“包收、包运、包打、包藏。”还帮助朝鲜人民修坝、掘井、修桥、修渠挖沟和修盖房屋学校、植树。

志愿军军人的双手在朝鲜民间种下两国友谊的常青树,朝鲜姑娘爱上中国军人的事也不在少数,只不过因为志愿军有明文禁止这种跨国之恋而使得芳心只能暗许。其中最有名的是朝鲜姑娘吴玉实与志愿军军人王兴复的爱情。吴玉实的哥哥、弟弟因参加人民军而战死,因此对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很有好感。年轻的吴玉实经常跑到志愿军兵站去蹭看电影,每次都受到热情款待,有水果、馒头吃。

志愿军中20多岁的王兴复在兵站工作,平时也常去吴玉实家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一来二去两人有了爱情,吴玉实很愿意,吴家也支持。当王兴复所在兵站准备回国时,他下了娶17岁的吴玉实为妻的决心。

根据当时的种种规定,王兴复要娶吴玉实就必须复员,而且必须留在朝鲜,不过这都挡不住他。王兴复就地复员的申请被层层批转,从志愿军总政治部到中国驻朝大使馆,从朝鲜外务省到朝鲜内阁人事局、干部局,最终终于获批。复员后,直到1962年他的结婚申请才被朝鲜最高行政当局批准。

当时在朝鲜的中国人和华侨很多,光是平壤就有三所华侨小学、一所华侨中学。王兴复被安排到平城第三华侨小学当了校长。后来,中国政府要求华侨们加入朝鲜籍,1959年冬,王兴复入朝鲜籍。不过,1967年他又退出了朝鲜国籍,再次成为了在朝华侨。1970年代末,他以中国籍华侨身份向中国驻朝使馆申请回国定居,得到批准。

与幸运的王兴复相比,几十万年轻的中国军人还无缘享受爱情,就已经匆匆长眠在朝鲜,永远也回不了祖国了。

12个战功展览厅只给了中国志愿军战士一个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友好行动,以及中朝民间的友好气氛,仍然难以掩盖中朝高层的分歧与“斗争”。

战争期间,金日成就与中国方面就中朝联军的指挥权发生过争执,但朝鲜方面根本没有指挥如此众多中国军队的能力,其冒险主义做派在彭德怀看来,不能“对中朝人民,对几十万士兵负责”。最终,苏联出面协调,斯大林明确表示,志愿军“当然由中国的指挥员统率”,中朝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中方。

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突破三八线,攻占了汉城后,由于后勤补充十分困难,士兵缺医少药,挨饿受冻,弹药也短缺,在频繁的迂回作战中,半数士兵连鞋子都没有了。彭德怀命令全军停止进攻,就地休整。金日成为了多打地盘,极力要求彭德怀继续打,被彭德怀强硬顶住。

1951年6月,第5次战役后,志愿军遭到入朝以来的最大牺牲,军事上压力很大,准备谈判停战。1952年下半年,因战俘问题谈判搁浅,中方主张为争取更好的谈判成果要继续打,但当时朝鲜很多城镇几成平地,金日成急欲终战。

1955年,苏联副外长库尔久科夫在关于朝鲜和中朝关系的报告中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坐落在离平壤几十公里的地方,朝鲜领导同志极少去那里。在平壤对武装干涉者战争展览馆,12个战功展览厅只给了中国志愿军战士一个。而其余的展览厅中,朝鲜人民军的作战行动被解释成与中国志愿军的作战行动无关。”

在中朝“同志加兄弟”的口号下,矛盾暗流隐现。只不过双方都很克制,大体上团结还是主旋律。

解密1958年志愿军为什么要全部撤离朝鲜?44万人

志愿军分3批撤离朝鲜回中国

停战以后,志愿军事实上就已经开始陆续撤退回国。从1954年9月至1955年10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分3批公开主动地从朝鲜撤出19个师的部队;同时又秘密从朝鲜撤出了野战军6个、炮兵师5个、高炮师4个、公安师1个、铁道兵10个师以及其他特种兵部队。即使如此大规模的撤军,到1956年4月时,在朝志愿军部队还有44万人之多。

在毛泽东看来,在朝维持一定数量的志愿军是对抗在韩美军的根本保证,一旦战端再启,前线作战的主力还得是中国人。简而言之,驻留的志愿军作用还是为朝鲜守土。

1956年11月,朝鲜政府向中国政府发出备忘录,提出志愿军撤军,由联合国出面协助解决朝鲜问题。

因为抗美援朝以及中国国家实力提升,毛泽东的国际威望日隆,开始谋求比亚洲革命领袖更高的国际共运领导地位,需要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为了改善中朝关系,1957年11月,毛泽东主动提出志愿军全线撤军。

1958年2月14日,周恩来总理率领的中方代表团就撤军事宜访朝,志愿军各部随后决定在1958年年底前分3批撤离朝鲜回国。为了达到有序撤兵,中央军委确定“先前沿,再西海岸,后中间”的方针,边撤边观察三八线以南的反应,最后撤出的中间部队随时准备应变。

王平将军回忆,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志愿军党委向全军发出了“不骄不懈,善始善终;军队撤出,友谊长存”的号召,要求部队“交好,走好,到好”。交好,是除武器装备和个人物品外,其余所有东西全部无偿移交给朝鲜人民军;走好,是要安全撤出;到好,是回国后不居功,戒骄戒躁,服从祖国需要。

解密1958年志愿军为什么要全部撤离朝鲜?44万人

朝鲜方面则举行最隆重的仪式欢送志愿军归国,成立了中央欢送委员会,并决定:向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致由全体朝鲜人民签名的感谢信;向参战全体官兵授予“祖国解放战争纪念章”;修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和纪念塔,并采取永久性的保护措施,等等。

志愿军收到了数十万件别出心裁的纪念品和送别信,10月,送别活动达到高潮,684万多朝鲜人在致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和中国人民的感谢信上签了名。

10月21日,王平将军率领志愿军总部全体军官来到志愿军烈士陵园,向战死战友作最后一次悼念。10月26日,志愿军最后一列运兵列车归国。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