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房的礼物》:6岁的父亲能为上小学的女儿带
2013年的韩国电影《7号房的礼物》豆瓣评分8.9,在上映后的这7年中,无数人为其中的父女情感动落泪。
影片上映后,就获得了第3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卖座韩国电影奖、第50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编剧奖等多项奖项,并被数次提名。
在电影《7号房的礼物》中,男主人公李龙久是个只有6岁儿童智商的智力残疾人,他的女儿艺胜也正在上小学,父女两人的时光虽然有些坎坷,但充满幸福。
剧情简介:
影片开场便是长大后的艺胜做了律师,在为一场准备多年的案件辩护,而这场案件也就是十年前父亲李龙久的冤死案。
李龙久为了给艺胜买美少女书包而跟着一个领他去买的孩子,没想到这个孩子因路面冰冻湿滑而意外死亡。
为了救孩子,在消防队工作的李龙久便对她进行了胸外按压等施救措施,正是因为这一举动和李龙久无法为自己辩护的智商,而让李龙久含冤入狱。
入狱后的李龙久因为善良而结识了朋友,狱友们真心换真心,决定帮李龙久见到艺胜并帮他逃脱罪名。艺胜是见到了,且为冰冷的监狱带来许多热闹与温情。可罪名,李龙久却是摆脱不掉了。
因为那个去世孩子的父亲正是警察局局长。因为愤怒,局长甚至用艺胜来威胁李龙久承认是自己所为。就这样,疼爱艺胜的父亲李龙久接受了死刑。
这个故事温情且感动,父亲李龙久虽不像个父亲的模样,但他至少做到了真心实意地爱艺胜。艺胜灵敏聪慧,甚至操心家务,也不像是小孩子的模样,但艺胜愿意接纳并爱着这样的父亲。这本不是一段平常的父女关系,却展现了普世的父女情。
接下来,我将就影片中所展现的父亲李龙久对女儿艺胜的影响来一一展开。
逆境:李龙久的智力问题倒逼女儿迅速成长对于过去的困境要心存感激,因为它造就今天的你。——《铁面人》
放在任何一个家庭,父亲是个智力残疾人都会对家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这意味着家庭要承担更多的经济压力以及花更多的时间来照顾他。
但影片中却并没有这么展示人性丑陋的一面,反倒是整部影片一直用橘色这种暖色作为主色调,让人感觉很温暖。
父女之间也很和谐,没有争吵,没有嫌弃,有的只是艺胜和父亲一起做小孩子,可以一起玩耍。而电影中并没有交代母亲的具体去处,这让父女之间少了大人的目光视角,才使得这对父女在我们眼里是快乐的,没有嫌弃和歧视的。
这样和谐的场景,在我看来,是艺胜选择了主动面对困境、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而得来的。
“抵抗力”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术语,想要物体运动,就必须给它一个动力,而物体没有主观意识,是被动的,所以物体都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在《谈修养》中,朱光潜先生说到:
“人像一般物质一样,也有惰性,要想他动,就必须有动力。人的动力就是他自己的意志力,意志力愈强,动愈成功;意志力越弱,动愈失败。”
影片中的艺胜正是用童心看世界,用爱心暖人心。
所以在艺胜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陪爸爸一起玩耍也懂得照顾爸爸的大孩子,也是知道家里一切花费的小大人。
反思我们的当下生活,大部分的家庭都是正常的,几乎没有重大苦难,只被一些细碎的杂事烦心着,但和家里只有父亲、还需要自己照顾的艺胜比起来,我们貌似还没有艺胜活得快乐、活得自在。
这大抵是因为我们缺少了艺胜的孩子视角。对于孩子来说,世界就是一张白纸,幸好父亲李龙久虽然智力残疾,但对艺胜的爱是始终不变的。
这样无条件的对自己的好,使得艺胜看起来辛苦,实则在艺胜的潜意识里,她并不觉得这是辛苦的、是一个孩子所不该承受的,她没有表现过对父亲的厌烦,或许她也会觉得父亲这么爱她,她也要这么爱父亲,这种爱的传递是相互的。
或许艺胜从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和这样的父亲相处着,在长时间的相处中,艺胜慢慢承担了家里的事务,也许是被动,也许是主动承担,不论如何,电影里的艺胜已经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完了的结果。
之间磨合的阶段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自己也清楚家中发生大变故时,一切都回不到从前的生活时,这种改变是被逼无奈的,也是值得感谢的。我们看到了聪明讨人喜欢的艺胜,也会在苦难过后看到优秀的自己。
陪伴:毫无大人样的李龙久心里只装着女儿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
对于李龙久来说,除了工作赚钱以外,就是回家陪伴艺胜。甚至他在被警察逮捕时,不先为自己解释来龙去脉,反而是一直乞求警察让自己回家、想回到艺胜身边。
这样的父亲在现实中是很难得的。
一方面,父亲一般是家里的经济支撑,他不得不在外面辛苦工作,还要加班到深夜,很少能够有时间回家陪妻子照顾孩子。另一方面,就算父亲工作时长短,也不一定会照顾孩子,可能是工作辛苦太累了,也有可能是陪同事朋友出去喝酒了。这些等等复杂的原因使得家长陪孩子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在孩子上学后,有多少孩子是和我一样早上早早到学校,然后父母给点钱说是中午的饭钱。
这样的生活对孩子来说是自由的,但却在不经意与无奈之间使孩子与父母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
结果大概率是,子女习惯了自己打理生活,也不愿意和父母倾诉自己的心里话。
在《奇葩说》第五季中,有一则这样的命题:“如果父亲一周陪孩子少于12小时,将被剥夺父亲称号,你支持吗?”
持正方的颜如晶说:
“孩子的人生也是一部电视剧,从一集到二十集。你不看,你问我,现在演到哪里了?我怎么告诉你?谁能告诉你?
连续剧你不看我们可以补,但我们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你不看,就永远看不了了。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
我不会错过你的后半生,也请你,不要错过我的前半生。”
很多家长认为抽不出时间陪伴孩子,满足不了孩子的心理诉求,就用物质来补偿,毕竟让孩子吃好穿暖、技能更多也是一种爱。
但是这种爱是远远不够的,事实证明,“谁花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就和谁亲。”所谓的没时间陪孩子,其实就是不重视。
前天还在知乎上看到了这样的问题“如何陪伴孩子,才算是高质量的陪伴?”
优质答案简单概括为“及时回应孩子诉求,积极与孩子互动。”这两点。
这里的高质量,并非我们高不可攀的那种“高”,而是指“真实的陪伴”。
就好比陪孩子在家看电视与陪孩子玩耍交流,哪个更高?那一定是后者更高,这样的陪伴也更真实。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如果我们做不到不工作就能养活家庭,那我们至少能做到在有限的陪伴时间内,与孩子真实的交流相处。
正如颜如晶辩论时所说:
教育:李龙久教会女儿的是普世而无歧视的爱“小时候那些被错过的重要瞬间,组成了如今横亘在我们和父母之间的鸿沟。
父爱是需要培养出来的。培养这件事不可能临时抱佛脚,教育孩子这件事也没有可以后悔的机会。”
世界上只有两种生活:一种是悲惨的生活,一种叫非常悲惨的生活。这就是人的困境,谁也逃不过,人生的一切事就是在与困境周旋。这需要靠爱去延缓死亡。——史铁生
影片中,在艺胜被送到监狱中见到父亲后,李龙久一直对艺胜说,“这里都是坏人”,我们能发现编剧尽管给李龙久设定了智力残疾人的特征,但是李龙久和普遍的大人们一样,有着社会上所常见的是非观,认为监狱里的都是坏人。
但在小小的艺胜眼中,事情貌似没有父亲说的那么严重,她还是用平常的眼光看待他们。
后来,艺胜也与狱友们打成一片,成了“一家人”。这里可以认为是影视剧中为了主旨而美化监狱,但也可以认为是艺胜的童真可爱打动了他们,这是真心换真心。
就像黑帮大哥在被李龙久救下后选择帮李龙久见到艺胜一样,他们是可以被感化的,心中也存在着义气。而艺胜小孩子的设定,正是提供了这一可能。
孩子的世界本是童真的、平等的,他们会认为对他们好的人就是好人,不会有那么多的脑回路把自己绕弯。
随着艺胜的长大,她会渐渐明白父亲李龙久这种残疾意味着什么,也会在潜移默化中与这类的人们平等相处,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也不会做出很失礼的行为。
李龙久教会女儿的,正是普世而平等的爱,而这种爱,是很难得的,是需要父母以身作则的。
突然想起根据真人改编的电影《叫我第一名》中的主人公布莱德,他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这导致他无法控制地扭动脖子和发出奇怪的声音。
他的父亲嫌弃他,总是认为布莱德在以这种讨人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反对自己与布莱德母亲的离婚。但是布莱德这种病是无法控制的,他在紧张时病情会更严重,会发出像狗叫一样的声音,这使得他在不被理解后,又迅速地被别人讨厌。
但是母亲从来不嫌弃他,只是带他去看一个又一个的医生,最后找到了病因,原来是得了无法治愈的妥瑞氏症。
这样的布莱德竟然选择了当老师,他教的也是二三年级的小学生。孩子们对他感到奇怪,但这种奇怪比起大人们异样的目光,让他感觉舒坦许多。
最后,他也影响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或改掉自己的多动症,或更积极回答问题,或对世界有着更多的好奇,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们不会歧视别人。
孩子是跟着父母的背影走的,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这种价值观的传递是无形的。比起那些残疾人来说,我们很幸运,但这种幸运不是我们产生偏见的理由。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身为父母,我们是不是应该以身作则呢?
看完电影后,我不禁想起了这句话:
确实有很多孩子,在父母单身家庭或双亡的困境中生存下来,但孩子对父母的需要,仍是人本性中不可抹杀掉的。——里根
我为艺胜的聪明而感到惊喜,也为这段父女情而深受感动。虽然李龙久看起来不像是合格的父亲,做不到为女儿考虑未来,也做不到为女儿作坚强的后盾来保护女儿。
但是李龙久没有丢失那份对女儿的爱,艺胜喜欢美少女战士,李龙久不仅跟着艺胜唱歌还一起跳舞,这在大人们眼里是十分羞耻的事,但李龙久却能毫无顾虑地流露出自己对艺胜的爱。
结局设置为悲剧,因为尽管警长知道李龙久不可能杀自己的女儿,但他还是想让李龙久为自己的女儿陪葬,这种偏见的爱还真的是爱吗?或许编剧也在让我们做选择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关注@八月凉秋
我会持续为您推出优质内容,特殊视角审视世界,用心品味影中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