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82年生的金智英》:巧用“自行车法则”,实现

《82年的金智英》是一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女性主义电影,豆瓣评分8.6分。这部影片绝对可以称为2019年的爆款,自影片在韩国上映以来,关于“女权主义”、“性别歧视”,“韩国社会男尊女卑”等话题的讨论,便一直居高不下。“金智英”也因此成了在隐形压迫与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女性的代名词。

《82年生的金智英》:巧用“自行车法则”,实现

今天我将通过对比影片中两个重要的角色:金智英和金组长,来研讨当作为一个母亲,遇到工作和家庭的双边需求时,如何打破偏见,实现动态平衡。

01 金组长:人性对损失的厌恶以及社会对成功的定义,让职场妈妈不得不“向前一步”

影片中的金组长是众多职场妈妈的典型代表,她们优雅干练,工作能力极强,丝毫不逊色于任何其他人。选择成为职场妈妈,对于她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这背后也隐藏着不同的动机。

1、内心动机:“损失厌恶效应”,让职场妈妈对未来恐惧

影片中的金组长,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工作狂,与她同组的男同事纷纷表示:“金组长太狠了”。

现实生活中,“金组长”这样的妈妈不在少数,她们大多工作表现不俗,自身条件优异,对于自己产后复出,也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强烈的紧迫感。

演员杜若溪就曾在节目中表示,出月子之后,自己开始向各个剧组投简历,但是70个剧组中只有3个回应了她,这让她感到巨大的危机感。

《82年生的金智英》:巧用“自行车法则”,实现

复出难的问题,给职场妈妈的带来了巨大的失落和压力。面对残酷的竞争环境,面对过长时间不在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她们不得不加快重返职场的脚步。

损失厌恶告诉我们:人们对失去的恐惧超过了对获得的喜爱。

即使成为母亲带来了巨大的喜悦,但职场妈妈会更恐惧失去过去成功的事业。对于她们而言,可能断奶了,身体轻松了,精神却异常焦虑。

2、外在动机:社会的评价认为,一个人的成功首先是职业的成功

金组长一直是金智英的偶像。她非常羡慕金组长,觉得金组长无所不能。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像金智英一样崇拜着金组长的人还有很多。在人们的观念里,普遍认为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首先应该是职业的成功。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我希望像你一样工作,却很少有人说:我希望成为像你这样的全职妈妈。

这种广泛存在的刻板印象,让更多的母亲会向往重回职场。虽然可能会背负不是一个好母亲的标签,但在他们看来,这都是生活所迫,要想在社会上站住脚,在家庭中与丈夫比肩而立,就需要有一份好的事业。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就曾说到:女性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今后要在发展事业和照顾家庭之间做出选择,这种想法会影响到她们在事业上是否全力以赴。

对很多职场妈妈而言,她们常常遭受非议,对家庭心怀愧疚,但面对过去的亮眼成绩,她们又无法完全放下,因此产生更多的不甘和无奈。

《82年生的金智英》:巧用“自行车法则”,实现

像金组长这类的职场妈妈,因为内在的损失厌恶效应以及外界对成功的定义,她们比男性更渴望赢,把赢看做成功和满足感的关键。在丛林法则统治下并且充斥着竞争压力的职场中,男性的崛起尚且不容易,而女性要想崛起,则是难上加难。

02 金智英:高敏感天赋和社会的刻板印象,让全职妈妈选择了退后一步

与金组长的选择截然不同,82年生的金智英,本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事业新星,但是最终还是告别职场,做了全职妈妈。

1、内在动机:“高敏感天赋”,制造了更多的内在障碍

金智英在与心理医生对话时曾说:“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幸福,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像被囚禁在什么地方”。金智英为何会有这种自相矛盾的感受,原因就在于女性的“高敏感天赋”。

《82年生的金智英》:巧用“自行车法则”,实现

《暗理性》中曾描述:敏感者可以看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变化和细节。但是,有的时候敏感者很容易把一些普通信号当作危险信号,让自己陷入不安之中。

现实生活中,妈妈是极度敏感的人群。她们的关注度格外宽泛,任何孩子、老公、婆媳的问题都会引起她们的注意,同时也更容易因为他人的一些只言片语就在内心波澜起伏。她们往往因为对周遭信息的过度判断,导致产生更多的内在障碍,因此而低估自己,觉得自己是家里产出价值最少的人,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地退让,最终成为全职妈妈。

2、外在动机:刻板印象期待女性关爱他人,牺牲自己

影片中,金智英也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但是面对重返工作的愿望,婆婆却认为她出去赚钱,不能比丈夫赚的更多。这也让金智英哑口无言,偃旗息鼓。但其实仔细一想,这完全就是一种不合理的对比。

《82年生的金智英》:巧用“自行车法则”,实现

理性决策中提到:我们对女性的期待和对决策者的期待常常是背道而驰的。我们期待男性具备能动倾向,却希望女性具备关系倾向。

这就意味着,人们期待男性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却希望女性能够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金智英最终没有强烈地去争取重返职场,就在于周围的人更期待她关爱他人,牺牲自己。

当一个母亲为自己的利益争取时,她就仿佛违背了默认的性别规范,就会被定义为“自私”。爸爸的事业成功度往往和她的受欢迎程度成正比,而妈妈却恰恰相反,事业成功的妈妈很可能会遭人非议,比如强势,像个男人。

像金智英这样的全职妈妈为家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种牺牲一方面来自于母亲的高敏特性带来的顾虑与逃避,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别人眼光的干涉,对自我的判断产生影响。全职妈妈虽不用经历职场的残酷竞争,依然过得不易。

影片中,金智英和金组长的困局一定令很多妈妈感同身受。从她们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对女性,有一种特有的“钢丝偏见”。

“钢丝偏见”指的是,女性不得不像踩钢丝一样在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之间小心地平衡着,如果女性像传统男性那样做事,社会就会批评她们专横跋扈;如果她们像传统女性那样,又会被认为缺少决断力和领导力。

“钢丝偏见”的存在,让每一个母亲在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时,心中的天平不停上下摇摆。她们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的来回妥协。

03 向前一步 or 退后一步,“自行车法则”助力妈妈们找到人生动态平衡

影片《82年生的金智英》热映以后,很多妈妈觉得自己就是“金智英”本人,这种想要走上职场,又放不下家庭的左右为难,活脱脱就是现实的写照。

现实生活中,很多妈妈会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在家庭和事业中取得平衡。因此,在这里,我要分享一个自行车法则,让妈妈们打破困境,重新拿回生活的掌控权。

自行车法则,简单来说就是像骑自行车一样,去把握一种动态而非静止的平衡。这种平衡不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时刻,而是能起到一种持续,绵延的效果。

《82年生的金智英》:巧用“自行车法则”,实现

1、自行车法则1:向前看——摆脱“聚光灯效应”,盯住阶段性目标

影片中,有一个经典的对话,就是当丈夫刘孔对金智英说:“也好,你再休息一阵吧,等雅英长大点会好起来的。”金智英瞬间变得情绪很激动,隐忍着极大的委屈哭诉:“看孩子是休息吗?”。

《82年生的金智英》:巧用“自行车法则”,实现

相信听到这句话,很多妈妈肯定无比赞同。为什么丈夫会觉得带孩子是休息,金智英却觉得带孩子甚至比上班还辛苦呢。这就是“聚光灯效应”产生的认识偏差。

心理学现象聚光灯效应是指:人们总是过多的认为别人会注意到自己在做的事情,认为聚光灯总是打在自己身上。

聚光灯效应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存在,所以金智英会不经意间把自己的问题放大,在丈夫的话并没有特别的含义的情况下,会觉得丈夫有言外之意,加深了自身的焦虑。

向前看,意味着我们的目标可以是阶段性的。比如三岁以前我们的目标是带好孩子,给予她更多的安全感。入学以后,我们的目标是冲刺事业,全力实现自我价值。一个阶段内,不用每天平衡,而应该在阶段内实现动态平衡。

圣经里曾说:凡事都有定时,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

作为一个母亲,我们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完全可以对照刻画两条曲线,当我们的职业达到瓶颈期时,就可以将精力多往家庭倾斜。当家庭已经不再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精力,比如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上小学了,就完全可以再将重心倾向事业。

2、自行车法则2:轻点地——善用“第三选择”,找到平衡态的重要突破口

当我们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如果失去平衡,会下意识地用脚轻轻点地一下。这个“轻点”的动作,让我们在骑行和停止之间,自由切换,任意游走,成为了停或走之间的第三选择。

影片中的金智英虽然没有重新回到金组长的公司上班,但是她却将自己的故事写了下来,并且成功出版,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价值。写作就是金智英在重返职场或全职育儿以外的第三种选择。

美国著名作家史蒂芬·柯维在《第3选择》一书中提出:在面对看似二选一的冲突时,既不是听你的,也不是听我的,而是超越我们的方法,通过协作和努力,设法找到一种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双方都有利。

也就是说,当妈妈们在处理日常问题时,一定要避免二元对立的思想。因为这很容易让我们陷入忙于说服别人或者说服自己的漩涡中。如果我们转换角度,运用第三选择的思维,就可以用一个很小的切口为自己撕开一个口子,让光亮从缝隙中照进来。这时你就会发现,看问题的角度,做事情的方式,与人的相处都会和以前有些不一样的感受。

当妈妈们通过这些小切口式的第三选择,找到自己该如何平衡的主题时,也就找到了两个踏板之间的连轴,踏下一个,另一个也在前进。

3、自行车法则3:快速行——牢记“香蕉思维”,提高做事效率

骑自行车时什么情况更容易保持平衡?不是骑得慢的时候,而是骑得快的时候。同样,妈妈们要想在事业和家庭中保持好平衡,也需要不断提高效率。

影片中虽然没有具体描述,金智英是如何边带孩子边写作的,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她一定是利用孩子上托育班后的时间,以及孩子晚上睡后的时间,抓紧间隙和空闲,才能够自我提升,写作发表。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肖恩·安珂认为,我们在行事时会选择在开始后能够节省20秒时间的行事方式。而剥香蕉和剥橙子的时间,刚好相差20秒。这就是香蕉思维。

“香蕉思维”告诉我们,每一个懂得动态平衡的母亲,一定都是时间管理的高手,她们会将香蕉思维的力量潜移默化的运用到生活的点滴中。通过各种积极的行为,降低时间成本,有效利用时间,让事情变得更加高效。

金智英的故事让我想到了奇葩说辩手傅首尔曾在节目里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白天上班,晚上把孩子哄睡以后,就在那张写字台上看书写作。如果今天的我让观众觉得身上有一些光芒,是因为我把一个女人最美的那几年都花在了那个冷板凳上。”傅首尔作为一个职场妈妈,如何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无冕之王,靠的就是高效的利用和无限的投入。

《82年生的金智英》:巧用“自行车法则”,实现

与其一味关注家庭和事业的取舍,不如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在8小时的内尽心完成本职工作,回家后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孩子睡后,不过度沉溺于休闲和娱乐,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我提升和终身成长上。

在钢丝上骑车,需要我们铭记心中信念,不忘来时初心,立足于真实而非想象的世界,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具体来说:

A、要敢于说“不”

金智英生病的时候,会变得像另一个人,总会借用别人的口吻,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而现实中的她,总是回避心中的渴望,不敢说不。但其实,敢于说“不”是实现动态平衡的必备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不会对不必要的社交说“不”,对不合适的工作说“不”,对不高效的陪伴说“不”,就很难实现我们心中的两全。要学会做“减法”,看清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B、懂得借力

当金智英在想要重返职场时,丈夫提出请育儿假,帮助智英分担家庭的压力。作为一个母亲,如果我们想要拥有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确实非常需要善于利用伴侣的支持与帮助。很多妈妈经常怀疑爸爸是否能够带好孩子,过度担心以至于不敢放手。但其实,丈夫也是家庭中的重要角色,母亲要懂得放手和借力,才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C、为生活列清单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为某些具体的工作列清单,比如组织会议,完成项目,却很少会为生活列清单。如果平衡家庭和事业,就需要我们列出自己的愿望清单、列出自己的厌恶清单、列出每天的必做事项。让清单代替不必要的杂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加了解自己需求,清楚自己的认知。

《82年生的金智英》:巧用“自行车法则”,实现

自行车法则下的动态平衡思维导图

04 结语

《我们为什么不能拥有一切》中曾说:站在21世纪的开端,我越来越相信,提升女性地位,促进女性发展,不仅需要打破强加在女性身上的一整套新的刻板印象与固有成见,也需要摆脱社会对男人几近僵化的角色定位。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更大范围内的传统观念与认知提出挑战。对于价值观,对于衡量成功的标准,对于人性的根源,对于平等的真正含义,我们都需重新审视;对于职场设计,对于生活场景,对于领导风格,以及相关的所有一切,我们都需认真反思。

不论是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其实都可以拥有一切,只要我们把握住关键时期、关键问题和关键需求,不过度纠结于当下,眼光放长远,合理的分配精力,打破“钢丝偏见”对我们的束缚,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和世界。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