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认知域下智能化战争制胜机理

  认知域下智能化战争制胜机理

  引言

  战争形态嬗变总是与产业革命相伴相生。近年来,智能化浪潮汹涌而来,并在军事领域广泛深入应用,使人类社会迎来智能化战争。智能化战争根植于智能社会,以“人机智能融合”为主要特征,智能的赋能使认知在作战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认知主导制胜将成为战争制胜的重要机理。

  战争发展的历史自然地把认知推向主导地位  

  信息时代战争同时发生在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之间。需要指出,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都不是信息时代战争的专属领域,一切战争甚至一切历史,都源于三者的共同作用,它们在战争历史长河中此起彼伏,交替成为作战制胜的主导要素。

  (一)能量主导打速度、打力量。当战争形态发生嬗变,物理域的机动力、杀伤力和防护力的跃升,经常成为作战制胜的关键。冷兵器战争的铁器、战马,热兵器战争的火枪、火炮,机械化战争的舰船、坦克、飞机都是如此,概括起来就是能量主导。能量主导打速度、打力量,谁的主战平台更好、更快、更强,往往谁就更容易取胜。但武器效能不能无限发展,如今平台机动力已经囿于人的生理极限而遭遇瓶颈;核武器又告诉我们,不管火力发展有无上限,使用必将严格受限。

  (二)信息主导打精度、打整体。信息域重点关注信息的传输和共享。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使作战双方的对抗“逐渐从强度、物质和能量问题转变为结构、组织、信息和控制问题”,信息取代能量成为作战制胜的关键。信息主导就是打精度、打整体,谁的武器平台打击精度更高,谁的作战体系信息共享能力更强,谁就更容易取胜。但信息优势到决策优势的关联也并非线性,随着信息量的持续提升,决策优势的形成还要诉诸于认知域的智力支撑。

  (三)认知主导打智能、打设计。认知域包括感知、判断和决策等,自古以来便为兵家之所必争。《孙子兵法》等古代兵经有“庙算先胜”“上兵伐谋”等丰富的智胜思想,战争史上依靠谋略取胜的战例更是不胜枚举。认知主导打智能、打设计。尤其是当战争形态趋于成熟,势均力敌的对手之间的对抗,总会以认知为主导。如果说过去能量和信息的发展水平,对指挥员筹划设计作战还有很大制约。那么今天两者的极大发展,则为他们有效达成意图提供了条件。想到即能做到,正在使作战制胜的主导要素自然地向认知转移,智能水平更高、设计能力更强的一方,往往就能主导战局发展。

  智能化将给认知主导赋予特殊时代内涵

  智能化不是要让机器智能超越、取代或淘汰人,而是用它辅助、解放和增强人,通过人机智能融合,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它使千百年来一直利用认知改造世界、改变战争的人类,首次有能力改造认知本身,这种改造不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能力的跃升;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而是整个社会的特征。当它广泛渗透到作战领域,战争形态便跨入智能化战争,认知主导也就有了新的内涵。

  (一)认知空间拓展。当今时代,人的因素、武器因素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无人机、智能化。“智能化”主要指自主系统,即模拟、物化人的智能,并移植到机器中。机器智能赋能将使自主系统轻松突破人的生理极限,以人类无法企及的速度,进入人类无法承受的环境,并凭借一定的“现场智能”,完成人类不能或不愿完成的任务。它未必能真正提升人的认知,但却一定会在空间上延伸人的认知,使作战空间向深空、深海、深地等极限领域拓展。

  (二)认知效率提升。认知制胜的战例不可胜数,但个中原因不外有二。要么靠感性认知,即情报。信息匮乏年代,决策水平与信息量成正相关,信息量由小到大,决策质量几乎线性提升,所谓“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要么靠理性认知,即判断和谋略。克劳塞维茨说:“战争中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3/4好像隐藏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真实的。”优秀指挥员总是能够凭借经验和推理,揭示出“迷雾”背后的信息,所谓“众人所知,已成已著也;我之所见,未形未萌也”。但当信息从匮乏走向过载甚至“爆炸”,决策质量与信息量间的函数曲线也开始下滑,利用繁杂信息形成准确判断变得难上加难。此时,智能化似乎如约而至,计算智能未必可在逻辑能力上逾越人类,但其强大的处理速度,却恰好使信息过载带来的决策困境迎刃而解。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