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初的\"前无畏舰\"——\"富士\
前言
"富士"级的右视图和俯视图
在19世纪后期,日本帝国海军的战略受到法国军事顾问、海军造舰师白劳易的影响。由于缺少足够的造船经费,他们推崇法国的绿水学派思想。强调通过建造廉价的鱼雷艇和巡洋舰,来抵消没有大型铁甲舰的现实。但到了1885年,中国的北洋舰队接收了两艘德制的"定远"级铁甲舰,威胁到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利益。1891年初,北洋舰队访问日本,迫使日本政府承认,日本也需要自己有类似的铁甲舰来与之对抗。从法国订购的三艘轻装甲的"松岛"级巡洋舰,尽管拥有强大的火炮,但仍不够。由于本国缺乏建造大型战舰的技术和能力,日本海军决定从英国订购两艘最新式的战列舰。
为新式战舰获得资金对日本政府来说是一场残酷的斗争。最初的要求是在1891年松方正义首相的预算中提出的,但由于政治内讧被日本国会拒绝。之后松方再次提出要求,但又再次遭拒,被迫解散内阁。他的继任者——伊藤博文,在1892年试图通过这项提案,也失败了。这导致明治天皇不得不出面进行干预。他在1893年2月10日的一份昭令中声明,天皇通过每年减少皇室开支和所有政府官员减薪10%来资助两艘战舰的建设。不久之后,"富士"级战舰的资助方案就获得国会通过。她们原计划于1899年完工,但在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不久,日本政府就提出将其完工时间提前两年。
"富士"级的内部构造线图
设计与规格
"富士"级战列舰的设计源自英国"君权"级战列舰,但排水量要小2000长吨。不过,她们在几个方面都比"君权"级有所改进;航速大约快1节,使用了哈维装甲,主炮更小更轻,与"威严"级相同,并有装甲罩(炮塔)保护。该级的两艘战舰几乎是相同的,分别由菲利普.瓦茨("八岛"号)和乔治C.马可罗爵士设计。主要的区别在于,"八岛"号去除了舰尾的龙骨邦木,并装有平衡舵。这使她几乎比"富士"号快了一节,并有较小的回旋半径。代价是船尾结构比较脆弱。
"富士"级的船体全长412英尺(125.6米),舰宽73.25-73.75英尺(22.3-22.5米),标准吃水深度为26.25-26.5英尺(8-8.1米)。在标准载荷下,她们的排水量为12230-12533长吨(12426-12734吨)。船体为双层底设计,共分为181个水密隔舱。一般有约650名军官和水兵。其中,"八岛"号作为旗舰时,还会为舰队司令及其参谋人员提供住宿。
"富士"级的线图
动力系统
"富士"级由两台"汉弗莱斯.坦南特" 制造的立式3汽缸三胀往复式蒸汽机提供动力,每台驱动一根直径17英尺(5.18米)的螺旋桨前进。船上使用十座压力为10.9千克/平方厘米的圆柱形锅炉产生蒸汽。引擎的额定功率为13500马力(10100千瓦),可以使用强压通风,设计最高航速为18.25节。在试航期间证明其航速更快,最高达到18.66-19.46节。
两座机舱室以及四座锅炉房由船体中心线的水密舱壁隔开。每个锅炉房都进一步被一个横向隔板隔开。与"君权"级和"威严"级不同的是,"富士"级的烟囱位于船体中心线上。
船上最多可以储存1620吨(1590长吨)燃煤;使她们能够以10节的航速,航行约4000海里。另外,船上还有三台发电机,每台额定功率为43马力(32千瓦)。
"富士"级的12英寸主炮塔布置图
武器装备
"富士"级拥有四门液压操作的艾尔斯威克军械公司(Elswick Armonds Company)40倍径四一型12英寸主炮,安装在舰体上部结构前后的梨形双联装炮座上。它们的左右射界为240度,俯仰角为-5度~+15度。只能以1°的固定仰角进行装弹,使用850磅(386公斤)的炮弹,炮口初速2400英尺/秒(730米/秒),最大射程约为16000码(15000米)。
主炮座上有装甲罩,以保护主炮。炮架与第一艘"威严"级战列舰上使用的相同,只能在固定角度从甲板下的弹药舱中吊起炮弹装填。不过,"富士"级的每座炮塔都有18枚炮弹;在需要补充弹药之前,可以在左右角度进行有限的持续射击。
船上使用门40倍径四一型6英寸速射炮作为副炮。其中4门在主甲板的炮廓里;剩下的6门在上甲板上,由炮盾保护。它们使用100磅(45公斤)的炮弹,炮口初速2300英尺/秒(700米/秒)。
为了防御鱼雷艇的袭击,船上配备了14门("富士"号20门)47mm 3磅重型哈乞开斯机关炮和10门("富士"号4门)47mm 2.5磅轻型哈乞开斯机关炮。其中,47mm重型哈乞开斯机关炮使用3.2磅(1.5公斤)重的炮弹,炮口初速1927英尺/秒(587米/秒)。而轻型的哈乞开斯机关炮使用2.5磅(1.1公斤)重的炮弹,炮口速度为1420英尺/秒(430米/秒)。
另外,舰上还装备了5具18英寸鱼雷管;其中一具位于舰首水线上方,剩下四具位于舷侧的水线下方,每侧各两具。
在1901年时,两舰都同时将16门47mm机关炮更换成16门12磅速射炮。它们使用3英寸12.5磅重的炮弹,炮口初速2359英尺/秒(719米/秒)。这使船上人员增加到652人,后来又增加到741人。
大英帝国海洋博物馆中的"八岛"号模型
装甲防护
"富士"级的装甲布局与"君权"级的相似,只是日本战舰使用相同厚度哈维装甲+复合装甲的混合方案。水线处主装甲带高8英尺(2.4米),其中3英尺(0.9米)在标准排水量下高于水线,最大厚度为18英寸(457mm)。然后减少到16英寸(406mm);延伸到两座主炮座前端时,减少到14英寸(356mm)。在主装甲带上方是一条厚4英寸(102mm)的装甲带,覆盖主炮座之间的区域。主炮座在上装甲带外侧厚14英寸,在上装甲带后面的部分的厚度减至9英寸(229mm)。通过斜舱壁将主炮座与舷侧装甲甲相连,形成一个中央装甲堡。其中,前部舱壁厚14英寸(356mm),后部舱壁厚12英寸(305毫米)。炮廓和主炮装甲罩的最大厚度为6英寸。而司令塔则由14英寸的装甲保护。甲板装甲厚2.5英寸(64mm),在舷侧与主装甲带顶部相接。
各舰简介
"富士"号(Fuji)
1894年8月1日在伦敦的泰晤士钢铁造船厂开工建造,1896年3月31日下水。在波特兰试航时,她参加了1897年6月26日在斯皮特黑德举行的维多利亚女王钻石禧年船队检阅。随后,1897年8月17日正式完工。然后通过苏伊士运河前往日本。
日俄战争开始时,"富士"号在松本和船长的指挥下在第一舰队的第一战队服役。1904年2月9日,她随东乡平八郎海军中将率领的舰队突袭停泊在旅顺港外的沙俄太平洋舰队。东乡原以为俄国人会因为日军驱逐舰在夜间的突袭,变得受损严重,组织混乱。但俄国人已经从突然袭击中恢复过来,做好了作战准备。日本军舰被在近海巡逻的"博雅林"号发现,并向俄国的防御系统发出警报。东乡选择用战列舰的主炮压制陆上的炮台,只用副炮与俄国军舰交战。分散使用火力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日本的8英寸和6英寸舰炮对俄国战舰造成的伤害很小,使得对方得以集中火力攻击日本战舰,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尽管双方都有大量船只被击中,但俄国人数仅仅伤亡17人,而日本在脱离接触前伤亡60人。在战斗中,"富士"号被两枚炮弹击中,造成两人死亡,10名船员受伤。
3月10日,"富士"号和"八岛"号在距离辽东半岛西南侧9500米处的鸽子湾,毫无目的地炮击旅顺港。她们发射了154枚12英寸的炮弹,但几乎没有造成什么破坏。在3月22日,当她们再次进行炮击时,遭到了俄国海岸防卫炮的袭击。"富士"号被12英寸炮弹击中后,急忙脱离接触。
在4月13日,"富士"再次参加行动。当时,东乡平八郎成功引诱出俄国太平洋舰队,包括马卡洛夫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当马卡洛夫发现日本第一舰队的战列舰时,随即返回旅顺港。途中,"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触发了在前一天晚上日本人布置的水雷。在触雷后,她的一个弹药舱发生爆炸,包括马卡洛夫在内的677人阵亡。在这个消息的鼓舞下,东乡平八郎恢复了远程炮击任务,这促使俄国人布置更多的水雷。
在1904年8月的黄海战役中,"富士"号没有被击中,因为俄国船只集中火力攻击了东乡的旗舰“三笠”号战列舰。在1905年5月的对马海战中,她被击中了十几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击穿了后炮台的装甲罩,点燃了一些火药,造成8人死亡,9人受伤。大火被扑灭后,炮塔里的左侧主炮又开始射击,击沉了俄国战舰“博罗季诺”号。
1908年10月23日,"富士"号为美国大使和大白舰队的高级军官在环球航行期间举办了一次晚宴。1910年,她的锅炉更换成宫原式水管锅炉,主要武器也换为日本制造的枪炮。同年,"富士"号被重新划为一级海防舰。在1922年解除武装之前,一直执行训练任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一直驻扎在吴镇守府。直到1945年,她的船体一直用作横须贺的浮动营房和训练中心。1945年7月18日,"富士"号在美国航母对横须贺的攻击中受损。最终,她于1948年报废拆除。
"八岛"号(Yashima)
"八岛"号是1894年日本海军计划的一部分。1894年12月6日,在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的埃尔斯威克造船厂开工建造,编号625。她于1896年2月28日下水,1897年9月9日完工。总费用为1050万日元。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进行了各种海上试验。并于9月15日离开英国,11月30日抵达日本横须贺。最初,她分配到帝国海军的常备舰队,但于11月20日转入警备舰队。1898年3月21日,该舰被重新划为一级战列舰,并重新分配到常备舰队。两年后,"八岛"号再次进入警备舰队。在1903年12月28日,"八岛"号恢复现役,并分配到联合舰队第一舰队的第一战队
日俄战争开始时,"八岛"号参加了1904年2月9日的旅顺口战役。当时,"八岛"号在战斗中没有被击中。
3月10日,她和"富士"号在辽东半岛西南侧的鸽子湾炮击旅顺港。两舰一共发射了154枚12英寸炮弹,没有造成什么伤害。当3月22日,她们再次炮击时,遭到俄军还击。"富士"号被12英寸炮弹击中,而"八岛"号毫发无损。随即,脱离与俄国人的接触。
5月14日,"初濑"号率领"敷岛"号和"八岛"号,以及"笠置"防护巡洋舰、"龙田"号无防护巡洋舰出海,执行对旅顺口的封锁任务。第二天早上,舰队遇到了俄国布雷船"阿穆尔河"号布置的雷区。11:10左右,"初濑"号触发了一枚水雷,使她失去了航行能力。而"八岛"号则在前往帮助"初濑"号时触发了另外两枚水雷。其中一枚在她右舷尾部的锅炉舱炸开了一个洞;另一枚在她船身的右舷前方,靠近水下鱼雷室的地方引爆。第二次爆炸后,船的右舷有一个9°的倾斜,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
"八岛"号被拖离雷场,向北驶向长岛县的日本基地。她仍在以不可控制的速度进水。大约17:00左右,停泊在老铁山西南20海里处遇岩附近。以便让船员弃船逃生。大约三个小时后,"八岛"号倾覆沉没。由于没有俄国人观察到"八岛"号下沉,日本人得以隐瞒损失长达一年多的时间。
注:本文翻译自万维百科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