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某跨时代步枪曾配备张学良卫队,若批量
纵观二战中大多数步兵的主要武器,多半依旧是栓动步枪,这些步枪虽然以精度高射程远和威力大著称,但其射速显然开始无法满足实战需求。而美军依靠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由此在步兵火力方面奠定了巨大优势,在太平洋战场上有时两支加兰德轮流射击时即可压制日军的歪把子轻机枪,而日军步枪打一发就可能招来美军多发的反击,所以幸存日军无不对这种武器铿锵有力的射击声心有余悸。据称,日军害怕该枪的程度远超过害怕汤姆森冲锋枪,然而多数人不会想到的是中国也曾差点配备一种堪称技术跨时代的半自动武器,这种武器就是捷克斯洛伐克产的ZH29半自动步枪。
二战前,捷克斯洛伐克作为中欧重要的工业国家,其军火产量和质量都可谓名噪一时,特别是其布尔诺兵工厂枪械设计师哈力克设计的ZB26轻机枪(捷克式)成为世界顶尖的同类武器,并在出口中国后成为中国抗战将士的重要利器。完成ZB26的设计后,大受鼓舞的捷克高层让哈力克再度设计一种全新步枪,按照要求这种步枪将无需拉动枪栓即可实现后续射击,理论射速甚至接近点射的轻机枪,而精度却相对接近短步枪。无疑这就是后来半自动步枪的概念雏形,在当时可谓跨时代的设计思维,其难度可想而知。哈力克经过思索,决定大幅搬用捷克式轻机枪的成功设计之处来协助其新步枪的研发,所以这种后来定型为ZH29的步枪也有着类似的长活塞导气和枪机偏移式闭锁的结构,其导气管位于枪管下方,只有一小部分露出。其枪击闭锁方式在借鉴捷克式设计思路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变化,因为后者的枪机尾部上抬顶在了闭锁支撑面上,而ZH29则是枪机侧偏,上膛后枪机尾部在枪机闭锁斜面带动下向左侧偏移,可以视为捷克式轻机枪的枪机和枪机框横着躺下来。然而,从照门角度来看这也导致该枪的准星明显右偏,这就导致射击者必须自己用经验纠正提前量,相对于栓动步枪必然会在远距离精度上有所不如。
捷克式轻机枪素以结构坚固简单,可靠性高且利于保养著称,ZH29也有类似的模式,由于其上下机匣类似现代的一些步枪,所以只需要拆卸后方一个销钉即可拆下下机匣,然后就可以检查扳机或抽出枪机和导气活塞进行擦洗保洁。同样,对护木和散热盖的拆卸保养也只需要扭一下附近的螺母即可,从这一点来看该枪在保养性方面远比二战中晚自己十多年诞生的苏联SVT40、德国G43等半自动武器简单。在击发结构上,ZH29的回转击锤和双阻铁击发结构也有独特优势,其原理就是扣动扳机后,扳机抬起击发阻铁尾部,阻铁头的钩部下沉后释放击锤,使其向前回转打击击针使得子弹被击发。随后枪机框被导气装置活塞向后猛烈推动,开始后坐并压倒击锤,此时击锤已被单发阻铁挂住而不会跟着枪机框一道被弹回去,松开扳机击发阻铁才会放开击锤。但这时击锤已被再次抬起的击发阻铁挂住,只能再次扣动扳机才能发射。这种结构多见于二战中的加兰德,越战中的M14以及后来的AK或M16等武器,只是ZH29的结构相对原始且更复杂。此外,ZH29的击发结构还可以充当空仓挂机,一旦弹匣子弹耗尽后其托弹板就会挡住枪机使其不能复进,最终保持抛壳口敞开,进而提醒射手必须换弹匣。而解脱空仓挂机时,则只需轻扣扳机即可使得枪机复位,无需和其他半自动武器那样在装填后还需后拉枪机。而后来的加兰德步枪在空仓后,夹伤手指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据称后来著名的德国STG44全自动步枪的扳机组也曾参考了ZH29。
在供弹方面,该枪被要求使用5发、10发甚至25发的弹匣,如果改装后甚至可以容纳20或30发捷克式机枪弹匣。而捷克式的弹匣则是正上方插入,下方抛弹壳,而ZH29最初的设计是下方插弹匣,但这就会导致抛壳口处于右侧,必然会影响射手发挥。最终哈力克决定另辟蹊径,在枪机逆时针旋转90度的同时将ZH29的闭锁支撑面改进了,虽然这导致闭锁时出现了左倾斜,但也解决了抛壳口问题。而由此带来的优点则是该枪作为一支步枪,其火力持续性几乎在特定情况下堪比捷克式轻机枪,考虑其射速也超过了此前以高射速闻名的英国恩菲尔德系列栓动步枪,所以不难想象这种武器一旦投入使用,必然会让使用者在步兵对决方面彻底锁定压倒性优势,因为从火力密度上来看该枪甚至比后来的加兰德有过之无不及。然而一些超前的设计也带来了工艺和材料上的高要求,该枪大量采用铝合金等切削件,内部结构和制作工艺远比98K一类栓动步枪复杂得多,由于生产过程中一些零部件过于精密,所以废品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如果没有出色的兵工厂生产线就很难满足批量合格生产的要求。所以就易生产性和成本方面,该枪就和此前的捷克式轻机枪形成很大反差,毕竟当时多数国家都不可能批量生产一种如此昂贵的轻武器,要知道二战中财大气粗的美国最终都无法承受弹鼓型汤姆森冲锋枪的高昂价格最终以廉价的M3冲锋枪取而代之。因此在欧洲和近东,只有希腊、罗马尼亚和土耳其等国少量购买用于测试,同样少量购买的还有泰国和埃塞俄比亚。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时中国东北军直接购买了近500支此类步枪,首批150支就配备给了张学良的卫队。据记录ZH29有三种改型,其不同点表现在枪管长度上,所以短管卡宾型也被称为ZH32,而ZH29连同ZH32全系列产量也仅为一万左右。虽然同一时期美国在研发半自动步枪时也引入该枪,但却发现该枪结构复杂导致可靠性相对较弱,但当时东北军位于沈阳的奉天兵工厂却在测试后认为自己有能力也有财力仿造ZH29这种跨时代步枪。当时奉天兵工厂年产子弹就超过一亿发,而且还发展成国内首屈一指的规模,甚至其生产各类火炮的能力远超过当时国内任何一处。非但如此,奉天兵工厂经过张作霖多年苦心经营,其生产质量也十分出色,据称其制造的步机枪在各方面参数上几乎接近日本本土兵工厂的水平,而且奉天兵工厂还在引入他国武器的同时开始着力于初步的自行研发,这是当时国内各地兵工厂都很少见的高水平。据资料显示,如果没有随后爆发的918事变导致日寇侵吞东北,那么奉天兵工厂就会开辟ZH29的生产线进而让其逐步批量配备东北军。抗战中,即使后来的德械师也只配备短枪管毛瑟栓动步枪的中国版:中正式,这种步枪在射速上对比日寇的三八式并无优势,精度更是有所差距,中正式尚且如此,其他杂牌步枪更不要说。试想如果ZH29以一定数量配备部队,那么必然会让日寇提前几年在步兵对决中感受到被半自动武器支配的恐惧!
二战中日军屡屡被捷克式轻机枪痛击后,也在缴获后根据其特点仿造了96式和99式两种轻机枪,它们的性能属于当时一流。同样,部分沦入敌手的ZH29步枪也被日军测试并仿造,日本版ZH29大体照搬了原版的枪机结构等设计,但由于被要求使用日本友坂6.5毫米步枪弹,所以日版ZH29的机匣长度降低,此外日版ZH29在机匣尾部等区域增设了照门高度调节钮,和原版ZH29的缺口标尺有所不同。日本版ZH29采用分离式不随动拉机柄,抛壳口半封闭处理,理论上有助于防尘和射击精度提升,其扳机和弹匣卡簧也比原版ZH29有所简化。据统计东京瓦斯电力公司自1932年开始仿造了12支山寨版ZH29,并且接受了实弹测试,然而日军高层认为该枪精度明显不如三八式,而且高射速对弹药的浪费十分严重,更不要说其复杂的结构,特殊的工艺外加对材料质量和种类要求很高。评估会议上日军高层直言这种武器虽然的确有先进之处,但成本太高,日本的资源有限经不起消耗,因此仿造后大量配备得不偿失。正是由于日本陆军的抠搜,导致日军步兵只能一直使用栓动的三八式和九九式步枪,最终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军半自动步枪屡屡压制。对ZH29步枪这种当时十分先进但明显冷门的武器而言,它的命运无疑是悲哀的,其祖国后来被德国吞并导致它和捷克式未能在保卫母国的战斗中一显身手。而相比于其同族前辈捷克式,ZH29又因各种因素失去了在异国他乡另一场卫国战争中大显身手的好机会,进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所以其命运可谓悲上加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