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使用不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使用不

一:起源

早期原始火箭源自中国,在14世纪晚期,军用火箭被用于欧洲的战斗。到了17世纪,军事火箭技术在欧洲广为人知,第一枚现代军用火箭是英国发明家威廉·康格里夫爵士设计的东西。他改进和标准化了各个部件,成为火箭家族,重量从6磅到300磅,可以从地面和海上发射。另一位英国发明家威廉·黑尔研究表明,如果弹丸在飞行中旋转,其精确度要高得多。黑尔将这一原理应用于火箭,并于1844年获得了旋转火箭的专利,黑尔的火箭不需要康格里夫的导向杆,很快就取代了康格里夫火箭,俄罗斯是现代火箭技术的先驱者,1827年,一支火箭连加入了俄罗斯军队,并在1828年至1829年的俄土战争中广泛使用了火箭,不过军用火箭武器飞行稳定性欠佳、散布大、精度差、射程近。在19世纪下半叶,膛线、后膛装弹和冶金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传统火炮的能力,很快就超过了火箭火箭技术,火箭被淘汰了。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使用不

苏联成立后,红军的“缔造者”托洛茨基没有受过军事教育,但对各种“稀奇古怪”的军事技术有异乎寻常的兴趣,稀少而且笨重不堪的榴弹炮无法满足仓促建立的红军部队对于机动和火力的渴求,红军的兵员也无力操作复杂的技术装备,火箭武器操作简单、轻便,而且威力大,对红军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1920年8月,没有火炮重武器的红军在华沙郊外惨败,托洛茨基遂指示研究不需要炮管的炮兵火箭,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成立气体动力学实验室,专注于固体燃料火箭的研究和开发,从1921年到1924年进行了大量验证,试制了一种射程1300米的试验火箭,1925年托洛茨基失势,实验室经费几经中断,研究举步维艰,

幸运的是,新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图哈切夫斯基对炮兵火箭抱有兴趣,在图哈切夫斯基眼中,不需要身管的“火炮”是一种“天然适合”后来的纵深战役法理论的炮兵武器,为了推进研究,图哈切夫斯基将火箭武器的研究完全置于其个人控制之下。从1931年到1933年,图哈切夫斯基视察实验室多达32次,并数次观看火箭发射试验,但图哈切夫斯基将火箭武器的研究方向引入了飞机与火箭武器结合的“歧途”,实验室首批火箭弹居然是供战斗机使用的机载火箭弹。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使用不


图哈切夫斯基在1937年被处决,机载火箭弹研究又回归到车载火箭弹,第一个原型是使用4x2Zis-5底盘MU-1,搭载RS--82与RS-132机载火箭弹,测试中发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包括由发射引起的稳定性问题降低了火箭的精度,由于使用“零长”式发射装置,重新装填的过程不方便及缓慢,火箭排气对火箭造成的损害和糟糕的越野性的Zis-5底盘,1938年10月第二个原型是使用ZIS-6I6x4)卡车的发射平台,重新设计了几倍于“弹长”的发射轨道解决初始散布精度过大的问题,看上去像是两层“栅栏”的上下两排各12条发射导轨,每条轨道携带两枚火箭,一枚在上,另一枚在下,发射装置有简单的横向和仰角控制,

经过了近一年的试验改进,用单排8组“工”字形导轨取代双层交错的24联装发射导轨改善散布精度,以及在驾驶室内安装点火装置,用装甲百叶窗保护驾驶室的窗户,结合千斤顶提一个更稳定平台,所用的火箭弹与机载火箭弹差别很小,132毫米的火箭弹弹重42千克,长1800毫米,通过尾部的4片十字弹翼进行稳定,82毫米火箭弹结构与132毫米的火箭弹完全相同,只是直径是82毫米,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使用不


不过投产和装备部队受到伏罗希洛夫元帅反对,此人反对的原因是凡是图哈切夫斯基支持的他就反对,无论坦克还是伞兵,因为他强烈反对机械化,力主发展骑兵,不过伏罗希洛夫很快意识到斯大林对“火箭炮"的兴趣不小而减少了反对,总军械部部长的库利克元帅也提出反对,他认为火箭炮不但烟尘火光特别明显,而且有些火箭弹就会出现“掉弹”现象,在离发射车不远爆炸,在库利克的阻挠下火箭炮无法定型,只能以试用的名义小批量生产40门,直到战争爆发的前两天朱可夫、铁木辛哥、乌斯季诺夫等人才向斯大林提意见,在斯大林本人的亲自干预下,自行火箭炮系统在1941年6月30日正式定型为BM-13-16火箭炮与BM-8-24火箭炮投入批量生产,BM-13就是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炮,

二:战场使用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使用不


“喀秋莎”火箭炮定型前2天,苏德战争已经爆发6天了,已经生产的46辆BM-13-16发射车无一辆装备炮兵部队,苏军紧急从莫斯科军区炮兵司令部抽调人员组建-一个火箭炮连,内务人民委员会军官伊万·安德烈耶维奇.费列洛夫大尉为连长,由于战事紧迫,他们接受了一个星期的仓促训练,只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就拉上了距离莫斯科不到400千米的斯摩棱斯克前线,全连只有7辆BM-13-16和3000发炮弹,

1941年7月14日下午2时30分,“喀秋莎”火箭炮第一次对奥尔沙火车站进行112枚132毫米火箭弹齐射,这种划时代的炮兵技术装备辉煌开始了,8吨重的火箭弹覆盖一块面积达4万平方米,打得德军死的死、伤的伤,经过实战测试,苏军认识到是一种“雪中送炭”式的炮兵装备,操作容易,大量新兵训练仅仅半个月就够了,无需像身管炮兵一样要长时间的正规训练,造价低廉、结构简单,是遭受严重损失的军工业唯一能够大量提供的炮兵装备,发射架只是低碳钢制造的,几个钳工就能将钢架与卡车底盘连接起来,几乎任何工厂都能生产,火箭弹在制造同样简单得令人吃惊,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使用不


“喀秋莎”火箭炮是摧毁敌人人员、坦克、机动部队和武器的最佳手段。来自M-8和M-13的火力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对敌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了战斗能力的损失。当敌人步兵的比苏军多,步兵最需要M-8和M-13的强大支援时,这一点尤其正确,最高司令部命令“喀秋莎”火箭炮用于对付大型侦察目标(步兵、机动部队、坦克、大炮和集结阵地,严禁向个人小目标射击,在进攻和反击中使用大量的“喀秋莎”火箭炮,以突破敌人的防御,扩大突破范围。步兵应该在“喀秋莎”火箭炮发射的同时进行攻,如果处于防守状态,敌人的步兵,坦克和机动部队离开掩体就是最佳射击时机,这就使“喀秋莎”火箭炮发挥出了火力密集的优势,在战争中后期的进攻作战中极端追求突破火力密度的苏军来说,这种武器对大纵深宽正面突击战术简直是绝配,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使用不

苏军对火箭炮的态度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喀秋莎”火箭炮营的数量从10月底的13个增加到12月初的36个,他们被迅速送往德军最强大的地方,在阻止德军进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危机的过去,苏联发动了反攻火箭炮编入步兵师、步兵军、坦克军、合成集团军,拥有7个火箭炮师、11个火箭炮旅以及38个独立火箭炮营在内,这些营有两种不同的结构,一个营有三个炮兵连,一个营有两个炮兵连。每个炮兵连有8门火箭炮,当M-30火箭炮在1942年被部署时,3个营由3个炮连减为2个炮连,炮连减为4个发射架,全团共24个发射架。,1943-1945火箭炮的产量达到了1941-1942年产量总和的2倍。战争最后两年的一系列进攻战役都是在火箭炮的轰鸣中开始的,战争结束时,苏联总共生产了11000门各系列火箭炮,同时还生产了超过1250万枚火箭,M-13火箭炮在二战中发挥了巨大威力,苏军战士用美丽姑娘的名字“喀秋莎”称呼M-13火箭炮,“喀秋莎”也就成为这种火箭炮的通称。

三:中国的“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使用不


1950年战争爆后,中国开始紧急进口“喀秋莎”火箭炮,48军143步兵师奉命改编成为21火箭炮兵师,全师从广东曲江运到辽宁阜新,由于火箭炮团是两营6连制,143步兵师3个步兵团改编为201火箭炮团、202火箭炮团、203火箭炮团、207火箭炮团、208火箭炮团共5个炮兵团,全师无一人对火箭炮有认识,为此抽调387人进行40天培训,1951年2月14日,120门“喀秋莎”火箭炮正式列编到位,每团24门,每连4门,在苏联教官帮助指导下,15000名几乎全是文盲、半文盲的部队指战员通过先技术、后战术,先单个,后综合,最后是战术和实弹射击的突击大练兵,只用28天就掌握火箭炮兵的基本操作,

3月19日,全师完成了改装训练,紧接着又组建了22火箭炮兵师,1951年4月初,201火箭炮团、203火箭炮团第一批入朝参战,21火箭炮兵师其他火箭炮团和22火箭炮兵师的第205火箭炮团、第209火箭炮团相继入朝配合各军参战,志司要求每个火箭炮团配属哪个军作战都要经过批准。基本战术是昼伏夜出,齐放猛打,发射快去快回。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使用不


1951年9月1日,203火箭炮团奉命支援79师235团反击,全团从集结地域远距离机动进入阵地,按预先准备好的射击诸元和协同时间,24门喀秋莎火箭炮打响了“喀秋莎”火箭炮入朝第一炮,一次齐放384枚火箭弹,毙伤美第7师两个营700余人,203火箭炮团、202火箭炮团和201火箭炮团也分别配属东、西、中的27军、64军、47军作战,无数条火龙带着呜呜地刮大风似的声音飞向美军,把美军几平方公里的阵地烧成一片火海,连烟尘和天上的云都是红的,每一枚火箭弹威力相当于一枚152毫米榴弹,一门火箭炮的火力密度就相当于两个连的152毫米口径火炮火炮齐射,一次连一次齐射相当于72门152毫米口径火炮的火力覆盖面积,这种排山倒海般的闪电式袭击极大的震慑了美军士兵,称之为原子炮,而我军步兵则称之为'炮兵之王’,

上甘岭战役喀秋莎火箭炮更是大显神威,战役开始阶段,我军只有杂式火炮43门,209火箭炮团24门喀秋莎火箭炮配属到第十五军,平时藏在山洞里,投入战斗前先选择好阵地,计算好射击诸元,准备就绪后火箭炮开出洞库直奔阵地,打击距离基本都在5公里以内,车一停就打,打完就撤,10月17日,一个营火箭炮团在24:00进入阵地,24:04开始齐射,24:10撤离,只停留了十分钟,整个战役期间,美军侦察机始终没能查明火箭炮阵地在哪,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使用不


10月19日,209火箭炮团全团投入支援一三五团对597高地大反击,17:30进行两次齐射,22门喀秋莎火箭炮8秒钟之内将352发拖着尾火的火箭弹砸向美军阵地和纵深十几里炮兵阵地,一片炫目的红光过后,597.9高地.上65%以上的美军工事被摧毁,美军炮兵足足沉寂了两小时,已经指挥了七天七夜的45师师长崔建功,身体虚弱到站不起来了,两个人把他搀扶出指挥所,站在山头上看美喀秋莎火箭炮在夜空中一道道红火流光的壮观场面,他吃惊得好半晌出声,感叹如果打仗不死人,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玩的游戏了。

24门喀秋莎火箭炮在43天里共进行了10次齐射,给予美军沉重的打击,受到步兵的热情欢迎,指战员们开始尝到火炮的甜头,用18门迫击炮砸10分钟就能打垮敌人一个营进攻,12门火箭炮一个齐射就能打垮敌人一个团,5秒之内就能让进攻之敌丧失战斗力,于是指战员们开始依恋炮火,形成了“多用炮,少用兵”的新观念,随时随地都想呼叫炮兵,但是指战员们还并没完全掌握步炮协同的精妙细微,对火炮基本知识的不了解常常带有许多随意,有的指挥员连目标都没确定就呼叫开炮了,有的指挥员喜欢随心所欲临时改换目标,使炮兵根本来不及修正射击诸元,有的指挥员指定目标时忘了目标在火箭炮最大射程之外,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使用不

喀秋莎火箭炮最大一次齐射是23日晚支援一三四团八连反击597.9高地东北山梁,但山梁不过50米,三百多发火箭弹只有几十发落在山脊上,其他全部浪费掉了,未能产生摧毁效应,这种浪费对后勤带来相当的压力,一个团一次齐射后,就得用三十多辆卡车冒着美国空军封锁到几十公里外的装运炮弹了。火箭炮团对其使用不当提意见,指挥员还埋怨人家叫苦,无奈之下,火箭炮团将问题直接反映到志司,志司当即对火箭炮使用不够缜密进行全军通报批评,并对发射量做了严格规定,强调两次齐射应报志司批准才可以使用”。

四:结语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使用不

喀秋莎火箭炮作为一.种反传统的火炮,发展历程可谓充满挫折与艰辛,这其中既有技术问题,也有人为刁难。然而,当战争开始后,喀秋莎火箭炮用响当当的性能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当这场战争结束后,火箭炮牢牢确立了在炮兵中的地位,喀秋莎火箭炮一直服役到1964年,只是和二战时杂乱无章的底盘统一换成苏联第一款6x6的ZIL-15I1军用卡车,中国的喀秋莎火箭炮也在60年代退役,由63式130毫米火箭炮取代。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