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钟崇鑫:新婚上前线,妻苦等77年,93岁
文/潘彩霞
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电视里开始直播公祭仪式时,家住重庆的张淑英老人顿时眼含热泪。
她庄重起立,缓缓走向桌前,上香、默哀。
桌上摆放着一张照片,上面的男子,一身戎装,英武挺拔,年轻的容颜定格在77年前。
他叫钟崇鑫,是张淑英的丈夫,南京保卫战中,不幸以身殉国。
“我很多很多事情都搞忘了,记不到了。但是我这70多年当中,我没丢过他,我都是想着他的。”
这一年,张淑英93岁了。77年前的分别犹在眼前,他流着泪说:“阿妹,我会回来的!”
谁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01 在青春的站台相遇1935年春天,福州西湖公园长堤卧波,垂柳夹道,柳丝泛绿、桃花似火。
那一天,匆忙走过西湖公园时,14岁的张淑英却无心欣赏这如画的美景,她心头如小鹿乱撞,既羞涩又忐忑,她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前来相亲的,有人在茶馆等她。
“他眉毛很粗,轮廓长得很好,五官端正,1米75左右的个子,长得高大却很温柔。”完全没有想象中的粗鲁、野蛮,初见钟崇鑫,张淑英便被打动了。
那年,钟崇鑫30岁。他是重庆荣昌县人,黄埔六期学员。这位年轻的军官,英俊、和善,“一说一个笑”,之前那些凶狠、剽悍的军官印象一扫而空。
钟崇鑫也一样,张淑英的端庄秀丽让他很是喜欢。他柔声问她:“识字不识字?”
得知她识字时,又问:“写不写得来?”
听到张淑英母亲说“写得来时”,钟崇鑫递上钢笔。
在纸上,张淑英端端正正地写下“洋头口”三个字。“洋头口”,是她住的地方。
她刚刚从女子私塾毕业,这让钟崇鑫颇感惊喜。对她写的字,他也赞不绝口。
在青春的站台相遇,喜悦充溢着两颗年轻的心,他们很快订婚了。
一个月后,一场盛大的婚礼在福州举行。张淑英身穿中式的大红旗袍,头戴白头纱,脚上穿的,是最时髦的高跟皮鞋。这些,都是钟崇鑫特意为她弄到的。
军车来接的时候,一边站一个勤务兵,看热闹的人几乎挤破了门槛,这样的风光和浪漫,让张淑英的小姐妹们羡慕不已,纷纷说她“好福气,找了一个如意郎君”。
婚后,张淑英随钟崇鑫来到南京。
闲暇,他喜欢带她逛街,虽然他们不常牵手,但距离不会超过一拳头;
他不会甜腻腻地说“我爱你”,但她做的那些简单的饭菜,他都会满怀柔情甘之如饴;
他怜惜她,不让她洗衣服,说“军装太厚了”,会磨破她的手;
他的军饷也归她管,她想买什么,他一律支持,自己想打牌的时候,便冲她撒个娇让她拿钱。
有段时间,他们在江阴郊区租了一间大房子,钟崇鑫每周回来一次。怕张淑英一个人孤单,钟崇鑫就把她的母亲和弟弟接来同住。
几十年后,已经定居台湾的弟弟这样回忆:“他对我们很好,我母亲很喜欢他,从来没见他发过脾气……”
“感情好,是放在心里头的,而不是口头说说的。”每一次,只要听到院子里响起熟悉的马靴声,张淑英就会开心地迎出来。
美丽的初恋,在心里开出了繁盛的花。
在钟崇鑫的熏陶下,张淑英懂得了不少国家大事。他为她买来的书,她都会认真去读,因为他说“读书才有出息”;
她从来不化妆,因为他说过“阿妹不化妆就很美”;
她的衣柜里,衣服只有青色和蓝色,因为,那是他最喜欢的颜色。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似平淡的生活,不知不觉中,却让彼此融入了对方的生命。
02 他的好,她无法忘记不料,花前月下的日子却戛然而止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8月,淞沪会战在上海爆发,战事从华北局部扩大到了全局。
那一天,是传统的七夕节,钟崇鑫匆匆忙忙赶回家中,他要随部队开往上海,是回来向家人告别的。
钟家三代单传,母亲希望他脱下军装,回老家种田,过踏实的小日子。
张淑英也预感到,这次离家和以往不一样,她想喊他“你别走”,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下。他一直鼓励她做有知识的女性,她不能枉费他的一番苦心。
“生是国家的人,这副身躯也应该报效国家。”钟崇鑫还是决定离开。
匆忙为他买好随身衣物,张淑英送钟崇鑫到常熟汽车站。钟崇鑫一反常态,一向温柔体贴的他,这次却没有多说一句话,只管大步向汽车走去。
张淑英背转了身子,不敢看钟崇鑫离去的背影。突然,她感到有人从背后抱住她,耳边,是熟悉的声音:“阿妹,我会回来的!”
她听得出来,他流泪了。
这次离别,成了张淑英一生的痛。每次想起,她都会非常难过,后悔当时没有多说一句道别的话。
钟崇鑫走后,开始还有信寄来,可是消息一次比一次让人沮丧。
“表弟牺牲了。”
“老乡牺牲了。”
“如果我也阵亡,你还年轻,就随便吧。”
只有16岁的张淑英,心底只有无限的哀伤。
不久,作为军官家属,她随师部转移到武汉。途经扬州时,终于接到钟崇鑫从南京打来的电话。
此时,他已升任71军87师259旅中校参谋主任,作为主力部队之一,他们马上就要上前线了。
电话里,钟崇鑫叮嘱张淑英:“阿妹,让你担心了,我现在请不到假,没办法回来看你,你要照顾好自己。”
11月,南京保卫战打响了,钟崇鑫在前方生死未卜,张淑英在后方颠沛流离。天空的战斗机密密麻麻飞过头顶,有一次炸弹就落在身边,震得她跳了起来,巨大的轰鸣声令她恐惧。
领略到战争的可怕,张淑英更加担忧了,她每天去武汉师部打听钟崇鑫的消息。然而,得到的回答是,259旅很多人参加了南京保卫战,生死不明。
大半壁江山都在沦陷,武汉待不下去了。
1938年春天,张淑英和婆婆辗转回到老家重庆荣昌,她要在那里,继续等待钟崇鑫的消息。
然而,寄去的信如泥牛入海,消息就此中断了。被巨大的悲伤笼罩着,张淑英像傻了一样,整天呆呆地坐在一个地方,以泪洗面,这为她后来的眼疾埋下了隐患。
战况恶化,钟崇鑫生死未卜,焦急之下,张淑英大病一场。
颠沛流离中,日子艰难度过。1944年,张淑英突然在街上遇到钟崇鑫的战友。
在战友帮助下,她终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可是,那足以让人悲痛欲绝:“兄阵亡,无法函告,军座经常想起钟兄英明才干,至今耿耿于怀。”
7年的等待、期盼、煎熬,在顷刻间化为灰烬,张淑英一路哭着跑回家。
第二年,婆婆因悲伤过度病逝了。孑然一身无处可去,张淑英只好投奔父母和弟弟。
后来她才知道,钟崇鑫殉国,母亲早有预感。因为有一天,她做了一个梦,梦中,女婿钟崇鑫从外面进来,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恭恭敬敬地给她敬了一个军礼。
战事不断,父母准备带张淑英同去台湾,可她却选择留下,“他是重庆人,我这辈子也要守在这里!”
没有告诉父母的是,她想要弄清楚: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钟崇鑫究竟是怎样以身殉国的?她要带着思念,为钟崇鑫活着。
那几年,张淑英拒绝了所有前来说媒的人,“钟崇鑫”三个字已经在她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的好,她无法忘记。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
03 最美好的陪伴,延续到最深的永远1949年,张淑英认识了李自清。李自清在公安部门做文书工作,对她非常好,他们结婚了,她为他生育了两子一女。
三年自然灾害中,为了养家,李自清不惜拉货做苦力,家庭的温暖渐渐抚平了曾经的伤痛。
经历过世事的无常,张淑英更懂得珍惜手中的幸福,为了不影响现在的家庭,她把钟崇鑫尘封在心底。
1983年,李自清去世了,压在心底40年的思念重又泛上心头。可是,孩子们有的才刚成家,她不能给他们带来困扰,寻找钟崇鑫的想法再次搁浅。
又过了5年,张淑英终于把埋藏了半个世纪的秘密告诉三个孩子:“他是名抗日英雄,又没有后人,而且对我又这么好。如果我走了,谁还会知道他的名字?”
然而,事隔几十年,要打听一个战争中殉国的国民党普通军官,无异于大海捞针。
“钟崇鑫、重庆荣昌人、黄埔军校第六期工兵科毕业生、国民革命军第71军87师259旅中校参谋主任、南京保卫战阵亡”,凭着这仅有的线索,儿女们终于在时任87师少校师部参谋仇广汉写的《淞沪抗战暨南京失守纪实》一书中查到如下内容:
“城外部队苦守三日,打到十二月十二日上午,第七十一军第八十七师三个旅已伤亡殆尽,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参谋主任钟崇鑫和旅部直属部队官兵全部阵亡于雨花台阵地……”
阵亡时间地点清楚了,找到钟崇鑫的灵位,成了张淑英的最大心愿。她常常拉着儿子李长贵的手说:“我不甘心!”
长期的思念,令她患上了严重的眼疾,左眼做了眼球摘球术。
随着张淑英身体越来越差,她的心愿成了全家人的心病。
2014年9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李长贵在央视《关爱老兵》系列节目中,发现重庆有一个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团队,于是,他试着找到了志愿者芳菲。
尘封77年的故事感动了志愿者,寻找钟崇鑫的消息,被散布到了全国各个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群。
很快,江苏志愿者查到了钟崇鑫的资料,并把照片复拍下来;
湖南省志愿者找到了相关的内容;
紧接着,台湾志愿者也在台北忠烈祠找到了钟崇鑫的灵位。
志愿者送来了为他俩PS的合影,摩挲着钟崇鑫那年轻的面庞,张淑英失声痛哭。
她迫不及待要去见他,不顾93岁高龄,不顾一只眼睛已经失明。
“没有什么比见到他更重要的了,如果我在去台湾的路上走了,就带着我的骨灰去见他。”那最美好的陪伴,她要延续到最深的永远。
2014年11月22日下午,在志愿者和小儿子的陪伴下,张淑英飞抵台北。
在飞机上,她的唇边一直挂着浅浅的、羞涩的微笑,就像79年前那个走在西湖公园的14岁的少女。
今生,他是她的初恋;今世,他是她的爱人。
在台北忠烈祠,张淑英终于见到了钟崇鑫的灵位,轻轻抚摸着钟崇鑫的名字,她不禁潸然泪下。
“崇鑫啊,我来看你了,我终于找到你了,从此我们再也不分别。”一捧鲜花献在钟崇鑫的牌位前,落款是:妻张淑英。
离开台北前一天,张淑英又去看望了钟崇鑫,在忠烈祠的牌楼前,她久久不愿离去。
“77年前我俩永别了,77年后又来和你永别,我93岁了,不可能再来看你,来世我们再见!”
来世,再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