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在很大程度上,西方对解放军登陆台湾还局限于图中这样的场景


台海战争一旦爆发,只有登陆台岛才是最可靠的结束战争的办法。有说法指出,解放军只要在台湾登陆,战争已经结束了。台独能在解放军的泰山压顶般的军事压力下早早投降自然是好事,但不能把胜利寄托在这上面,必须考虑运送大量部队上岛的问题。兰德在报告中特别研究了美国海军在台海的反登陆战能力,这也与美国海军的反舰作战能力相关。


中国海军在传统上重视飞潜快,这是在综合国力和技术水平局限条件下维持基本海防的必要做法,但也因此在两栖作战能力上比较欠缺。在近20年的海军高速建设中,两栖舰艇也得到迅速发展,大型的071级尤其得到重视,传说中的更大的081级更使人振奋。与此同时,民船吨位更加迅速地增长,很多滚装船也具有战时征用的潜力。但在没有夺取现成的码头或者建成急造浮码头之前,大型两栖舰船是登陆作战的主力。这也是兰德报告中台海反登陆作战的主要对象。兰德在报告中认为,只要中国海军的大型两栖舰艇被打光了,登陆作战就无法进行,反登陆作战就达到了目的。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该翻翻新黄历了


为了简化,兰德在数字沙盘演习中没有考虑伞兵、特种部队或者轻装步兵先行登陆、夺占码头的情况,也不考虑直升机直接跨越海峡的机降作战、大型气垫船的高速穿梭或者传说中的万船齐发的情况,甚至不考虑小型登陆艇,只考虑针对大型登陆舰的作战。下表中的074A级尽管归入通用登陆艇,但实际吨位和装载能力已经和中型登陆舰相当了。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中国两栖舰艇数量(LST:坦克登陆舰;LSM:中型登陆舰;LCU:通用登陆艇;LPD:船坞登陆舰;LHD:两栖攻击舰)


在台岛登陆作战中,在第一波抢滩之后,登陆舰艇还需要在海峡两侧穿梭,运送第二波部队和后续物资、装备、车辆。在1996年,中国海军尽管有不少登陆舰,但很多都已老旧,其中“山”字级还是缴获的美国二战剩余物资,平均舰龄22年。到2015年,登陆舰队扩大到89艘,平均舰龄大大降低。2007年,第一艘071级坞登服役,这艘17000吨的大舰使以前的登陆舰(最大为5000吨)相形见拙。071级参加过亚丁湾护航,直升机甲板可容纳4架直-8起落,坞舱里可搭载4艘气垫登陆艇。现已建成4艘(昆仑山号、井冈山号、长白山号、沂蒙山号),第5艘(泰山号)在建,第6艘也已命名(唐古拉山号)。中国还在建造40000吨的081级两栖攻击舰,将能搭载8架直升机和1100名士兵,以及配属的车辆。兰德在报告中对2017年情况算入两艘,但081的建造和服役时间并不肯定。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中国海军两栖力量运载能力(等效步兵师数量)


登陆能力以等效步兵师数量计算,等效步兵师为师级战斗队,由10000名官兵加配属车辆组成,兰德报告里没有指明坦克、装甲车辆和重炮的配备情况。上表为中国海军两栖力量一次运载能力。兰德还是考虑7天战争的情况,计算了两栖编队航渡、卸载、返航、再装载、再次编队航渡的情况。兰德在演习中假定:

1、平均航渡距离为120海里,平均航速15节,每次渡海需要约8小时

2、由于吨位较小,每一波在滩头的卸载需要一小时

3、再装载、加油、维修需要12小时

4、每支两栖编队由10艘登陆舰船组成,间距24分钟


另外假定每波只能有20艘舰船冲滩、卸载。这些假定主要针对2010、2017年情况,1996、2003年时舰队达不到15节的平均航速,所以演习结果有所高估。两栖舰队还包括5-20艘护航舰艇、辅助舰船和假目标。在7天时间里,所有两栖编队可以来回5次,如果没有美台的抵抗和拦截,对1996、2003、2010和2017年情况可分别运载6、7、13、13.5个等效步兵师的兵力。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在兰德的估算里,解放军在2010年就具有一次投送超过2.5个师的能力


台军现有13个战斗旅(包括装甲、机步、轻步兵)和21个预备役步兵旅(2010年时还有39个现役旅和7个预备役师)。要确保压倒台军抵抗,解放军只有第一波登陆(1.2到2.7个等效师)显然是不够的。解放军方面除了3个海军陆战旅,另外在2007年和2010年组建了两个两栖机步师,而且有可能进一步扩编到4个师。解放军当然有更多的作战部队,瓶颈在于两栖运输能力。


兰德在演习中首先考虑美国核动力攻击潜艇在海峡内拦截的问题。假定派入两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在海峡北部巡逻,任务是击沉尽可能多的中国两栖舰船。对1996、2003年情况,假定这两艘是洛杉矶级;对2010、2017年情况,假定一艘为弗吉尼亚级,另一艘为洛杉矶级。海狼及也是可能的,但数量太少,战时是否能够调用不确定,所以没有考虑。中国两栖编队在大陆侧的泉州、厦门、莆田和台湾侧的台北之间穿梭往返,美国潜艇有足够时间到达战区和进入战位,在12海里距离内才能接战,用潜望镜(具有足够的隐身处理,不会被发现)确认目标才能发射鱼雷,鱼雷最大射程24海里,每次接战两艘,只打两栖舰船,避开其他舰船。由于可以从潜望镜里目视确认目标,假定每枚鱼雷命中率为80%,包括假目标。潜望镜一次上升需要识别两个目标,需要2分钟时间。每次攻击后,美国潜艇需要两小时来转移阵地和再装填。假定中国在海湾海峡两端布设水雷,美国潜艇不是在战区一次性打到底,而是定期轮换。每次进出战区需要时间,每次潜艇轮换有8小时空隙不能接战。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中国反潜飞机一览

近20年来,中国反潜能力有所提高,但总体上落后与其他海上作战能力的发展速度。中国正在大批装备反潜飞机,其中直-18F是新一代的重型反潜直升机,装备有吊放声纳、32个声纳浮标和海上搜索雷达。高新-6以运-8为基础,但这是专用反潜机,性能接近P-3C。中国还在2012-14年之间一下子建造了22艘反潜专用的056级轻型护卫舰,具有能搭载卡-28的直升机平台。在兰德的演习中,中国的反潜直升机在两栖编队两侧12海里处以30米高度飞行,海上巡逻机则在编队上空100米飞行。直升机的海上雷达搜索距离为12海里,巡逻机为21海里。中国海军将对两栖编队24小时连续保护,任何时候都有15-20%的反潜直升机和25%的海上巡逻机在空中护航。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设想中的美国潜艇对解放军两栖船队的设伏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设想中的解放军防空反潜护航


在兰德的数字沙盘演习中,中国反潜力量用雷达、目视和鱼雷尾迹发现美国潜艇,中国鱼雷接近到里美国潜艇0.5海里以内算作捕获目标,命中率为50%。美国潜艇每次升起潜望镜而发现中国雷达或者附近有反潜威胁,需要退出战位、转移阵地,要一小时后才能重新占位攻击;如果美国潜艇被发现,需要另加两小时用于规避和转移。如果一艘潜艇被击中沉没,要等到下一艘潜艇轮换进入后,才能重新接战,美方并不临时增调。兰德在演习假定,1996、2003年在战区有6艘潜艇,轮战3次;2010、2017年有8艘潜艇,轮战4次。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对于7天战争,美国潜艇对中国两栖编队的战绩


兰德报告给出了计算出来的美国潜艇战绩。这是7天历次交战中的累计击沉数量,因此即使最终达到100%击沉,也依然有一定数量的登陆部队运送到岸。登陆部队到岸的累计下降百分比是以不受拦截情况下7天的累计运载到岸的等效步兵师数量为100%。按照兰德的计算,1996年和2003年时,中国两栖舰队在前5天就被打光了,只有30%和40%的部队运送到岸,或者说到岸1.8和2.8个师,损失则是惊人的4.2和4.8个师;美国潜艇可能损失一艘,可能一艘都不损失。2010年时,中国两栖舰队规模大大增加,反潜兵力规模和技术水平也相应增加,到岸部队达到62%,或者说有8.1个师到岸,依然有4.9个师在海上损失;美国潜艇损失一艘。2017年的情况继续向对中国有利的方向转变,到岸部队达到78%,或者说有10.5个师到岸,损失也下降到3个师;美国潜艇损失则接近2艘。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美国海军对自己潜艇优势很有信心,兰德也染上了这个病,但潜艇拦截两栖船队的成功率(蓝色)还是大大下降了,部队不到岸率(红色)更是大大下降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即使美国潜艇最终击沉100%的中国两栖船队,依然会有一定数量的地面部队登上台湾在2017年,7天内可有10.5个师登上台湾。实际上不到2天就有超过5个师登岛。这样的话,台湾也不用打了


兰德在报告中认为,美国潜艇反登陆作战的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登陆部队是否能在一个星期内顺利夺取一个港口,如果成功,后续部队和物资、车辆的运输可以用普通商船,否则后续作战就可能成问题,尤其在大型两栖舰船被大量击沉的情况下。如前所述,兰德在演习中没有考虑空降、机降、大型气垫船和小型登陆艇的问题,而这些运输工具运载轻步兵的能力很大,大型气垫船还适合把坦克和重型物资直接运送到岸。


兰德在演习中假定必须使用潜望镜,但美国潜艇只用声纳的话,可以减少因为潜望镜而造成的危险,尤其是兰德在演习中假定中国的主要反潜探测手段是雷达和目视。由于美国潜艇的潜望镜由于隐身处理而不易被雷达发现,目视则要到近距离“撞上”了才能发现,发现潜艇经常要靠鱼雷尾迹,而这时已经太晚了。不过只用声纳的话,无法可靠识别两栖舰船,考虑到船队中的假目标和其他舰船,对两栖舰船的命中率也要相应下降到50%。这对1996、2003年的结果没有影响,但能降低2010、2017年美国潜艇的损失率(均为约0.6)和登陆部队的到岸率。就2010年情况而言,到岸数量由7.9个等效步兵师下降到7.6个;2017年由10.5个等效步兵师下降到8.2个。但要是命中概率下降到25%,美国潜艇的损失率不变,但登陆到岸部队就要多于使用潜望镜的情况。


与空战、海战的情况不同,使用潜艇的反登陆战与其他战场基本无关,也不受就近基地限制,这实在是发挥美国强项的。另一方面,出于不清楚的原因,兰德对于潜艇反登陆的演习格外粗糙。台湾海峡绝大部分海区水深不超过100米,3/4地区水深不超过60米,尤其在海峡北端。大吨位的核动力攻击潜艇在这样的浅水里活动并不适合。兰德在演习中不考虑使用主动声纳的情况,因为水浅、水声环境复杂、主动声纳效果不好,但被动声纳效果也同样受到严重干扰。美国潜艇要是单纯使用被动声纳探测和解算火控解,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但在这样舰船密集的海空环境大量使用潜望镜也太托大了,还要每次上升平均2分钟,这是冒险到狂妄了。如果万船齐发的登陆战不现实,而目视依然是中国方面反潜搜索的主要方法,中国方面至少可以在两栖船队两侧出动大量渔船目视观察海面,这还是容易做到的,甚至可以用拖网等手段阻滞美国潜艇的活动。但这些不上台面的做法就进不了兰德的数字沙盘演习了。即使只考虑正规海军的护航力量,由于两栖船队的航速为15节、间距为24分钟,船队之间的距离约为10公里,换句话说,从台岛到大陆基本上是被目视观察连续覆盖。前述22艘056级反潜专业户更是应该脱离船队,在航线沿线反潜巡逻。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继续使用潜望镜、每次平均2分钟,这是不现实的。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大量056则意味着美国潜艇在海峡内升起潜望镜就别想了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美国潜艇真敢深入海峡的话,损失率怕是要比兰德的估计高一截


潜望镜上自带雷达告警装置,发现有雷达在附近搜索,会立刻告警,可以马上降下潜望镜。但在海峡这样的雷达密集地区,一发现有雷达搜索就降下潜望镜,那潜望镜就升不起来了,因为永远有雷达威胁。但用声纳交战的话,降低的命中概率使得美国潜艇携带的武器数量都不一定够用,潜艇通常自带二十多枚鱼雷,在战区得到潜艇补给舰的补给不现实,如果航母战斗群尚且要躲避到远海,低速、无武装的潜艇补给舰在战区徘徊就是自找没趣了。回到横须贺或者关岛补给的话,来回航渡的时间太长。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海军可能用潜艇静音漂浮或者坐底待命,伏击美国潜艇。兰德在报告中提到这个可能,但没有说明为什么演习没有考虑这种情况。中国海军有大量的常规潜艇,前出远海由于速度慢、自持力较低,其实并不一定最擅长,但台湾海峡这样的近海、浅海是天造地设的战场,没有理由不用常规潜艇在海峡两端巡逻、漂浮、坐底设伏。核潜艇依然有水下耐久力的优势,但在没有肃清中国潜艇威胁之前,绝无放手在海峡里游猎中国两栖编队的可能。潜艇反潜是高度费时间的行动,可能7天都过去了,肃清中国潜艇还做不到,何况这是在中国水面和空中反潜力量的众目睽睽之下对中国潜艇的搜猎。这使得美国潜艇在只有7天时间限制的反登陆战很不现实,可能是兰德选择性不考虑这样情况的原因。


兰德对于中国反潜力量在发现美国潜艇之后的反应的设定也令人费解。考虑到海峡内中国反潜兵力之密集,一旦发现美国潜艇的踪迹,不可能只有一架飞机或者一艘舰船发射一枚鱼雷,临近的反潜兵力必然迅速靠拢,密集搜索、攻击。海峡水深较浅,加上兰德假定的海峡两端的水雷阵,美国潜艇即不可能用速度和潜深向深海逃遁,也难以就地坐底隐蔽,要摆脱密集搜索和追击尚不容易,绝无两三个小时就能重新进入发射阵位的道理。但增加这样的考虑的话,美国潜艇也难以在7天时间限制内对中国两栖船队造成足够大的损失。台湾海峡水域窄小,增加潜艇数量也不行。美国潜艇肯定能对海峡内的中国舰船造成重大损失,但要全身而退也绝非轻而易举。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美国空中力量击沉中国两栖舰船(加等量假目标)所需反舰导弹数量


兰德在数字沙盘演习中接下来考虑用空中力量拦截两栖编队问题,但海峡上空的制空权和海岸远程防空导弹和护航舰队的舰空导弹使得在战争开始时就使用空中力量攻击两栖编队十分困难,但这是反登陆最关键的时候。为了准确识别目标,美国飞机应该抵近攻击,但损失会不可接受。采用反舰导弹可以在视距外攻击,但需要外界引导。反舰导弹的目标自主捕获能力有限,在视距外盲射的命中率很低。演习中假定中国海军用10艘战舰组成护航舰队,1996、2003年时为4艘051级驱逐舰、2艘053级和4艘053H级护卫舰;2010年为2艘052A级和2艘052B级驱逐舰、2艘053H级和4艘054A级护卫舰;2017年为2艘052A级和2艘052B级驱逐舰、6艘054A级护卫舰。90年代美国有4000枚“鱼叉”反舰导弹,现在数量有所下降;下一代LRASM远程反舰导弹有自主寻的和识别能力,计划订购1000-1500枚。兰德在演习中所需的导弹总数大大低于美国库存导弹数量,但对护航舰队的干扰、反导能力似乎低估。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中国海军的驱逐舰、护卫舰


过去20年里,中国海军最大的发展在于舰队防空能力。1991年开始服役的053H2(西方代号“江卫I”)级是中国第一代从设计时就具有防空导弹能力的战舰,只有6枚不能再装填的HQ-7(也称HHQ-7,HHQ为“海红旗”的简称)。第一代具有再装填能力的052A级要到1994年开始服役。但这些都只具有点防空能力,第一代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战舰是引进自俄罗斯的“现代”级。2004年相继下水的052B和052C是第一代国产的区域防空战舰,尤其是052C级,具有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和垂发导弹,技术水平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看齐。2005年开始服役的054A级护卫舰也具有垂发能力,建造速度和批量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最新的052D级不光采用更先进的相控阵雷达,而且在世界上率先采用冷热共架的垂发系统,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就是反潜专用的056级都有专用于拦截反舰导弹的8联装FL3000N舰空导弹,相当于甚至优于美国的RAM。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要空射拦截的话,需要在ISR位置建立侦察警戒线,在TLAM线建立发射阵地,红线为假象的登陆区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六)台海海战


需要达到30%(蓝色)和50%(红色)击沉率所需要的空射反舰导弹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了


考虑到两栖船队的重要性,中国海军没有理由不加强两栖船队的伴随和区域防空能力,在2017年设定下,不使用防空能力更强的052C和052D级而使用防空能力相对较弱的052B和只有点防空能力的052A级,这是没有道理的。海峡离靠近大陆一侧的这一段还可以得到岸基防空导弹的掩护。


海峡上空有大量争夺制空权的中国战斗机,这也是拦截反舰导弹的重要力量。事实上,美国航母的战斗机是拦截反舰导弹的第一道防线,然后才是宙斯盾和近防系统。美国的轰炸机和战斗机都有发射“鱼叉”或者LRASM导弹的能力,但大规模出动美国空中反舰力量有与空战力量和SEAD力量等争抢基地和加油机资源的问题。


美国水面舰队也可以在反登陆作战中起作用,由驱逐舰组成、用于海上游猎作战的水面作战群(简称SAG)本来就是二战中美国海军的发明。但“鱼叉”反舰导弹的射程不足以使美国舰队能在安全距离之外发射导弹。用“战斧”巡航导弹攻击在滩头或者港口装卸的两栖舰船是可行的,但由于战场态势变化迅速、攻击窗口短暂,情报传输和导弹装定不一定来得及。用“全球鹰”高空无人机在台湾以东100海里距离上监视,可以提供实时信息,提供中继制导和中途改换目标,这里相对远离福建沿海,护航保护相对容易。用高空无人机引导战斧巡航导弹攻击滩头是可行方案,但这只是针对台北战场而言,对于在台岛中部西海岸的登陆,台湾以东上空的监视就可能受到中央山脉的影响。但兰德在报告中认为,即使只用概略瞄准,用巡航导弹轰击滩头,也将对登陆部队造成很大的困难。


兰德的报告是符合美国传统军事思维的,作战行动集中针对大型两栖舰船,但并不符合中国传统军事思维。在敌强我弱的时候,最要避免的就是呈上少量高价值的大目标。大量使用小型船艇不仅分散目标,也可以利用更多的滩岸登陆,形成水银泻地式的全面压力,加速态度崩盘,但兰德的演习没有考虑用大量小型船艇分散登陆的问题,也没有考虑空降、机降的问题。


综合起来,兰德认为,就反登陆作战而言,在潜艇、空中、水面的协同攻击下,在1996、2003年,美国具有绝对优势,在2010、2017年,美国依然有一定的优势。


相关阅读: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五)飞机与潜艇打航母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四)弹道导弹打航母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三)空袭大陆本土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二)台海空战

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一)攻击嘉手纳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