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昨天飘刚聊了有心的恶意——“虐猫”。

今天又被另一个无知引起的悲剧震惊了。

一个年轻的妈妈,因为盲听盲信所谓的“婴儿睡眠引导”。

眼睁睁看着才三个月大的女儿,因为趴睡无法翻身,闷到窒息而死。

还没怎么触碰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一条稚嫩的生命就被剥夺了。

任谁第一眼看到这个事件,都会觉得气愤、悲痛。

但当我们走进这个事件,一点点剥开,却更五味杂陈。

这样的惨剧,原本可以避免。

它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事件发生在一个名为“芝士小馄饨”的婴儿睡眠训练的付费微信群里。

一个汕头的年轻妈妈,因为听从了所谓“老师”的指导。

让才三个月大的女儿一个人睡,自己在房间外看监控,观察她的睡眠情况。

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从这个妈妈拍的视频发现:

这个宝宝一开始趴睡在床上,小脚丫卡在栏杆里拔不出来,整张脸被闷住了,放声大哭。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听到孩子大哭,奇怪的是,这个妈妈第一反应不是冲进房间把孩子抱起来。

而是拍下监控录像,发到群里,询问导师和其他妈妈:

我的宝宝突然翻身,平时引导她趴睡都不肯

这个哭声是要去帮她翻过来呢

我在门口急死了,好怕她闷到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先不说一个妈妈,眼睁睁看着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不去安抚,只会拍视频,自己判断不了该不该去抱,该不该去帮孩子翻身的行为。

更迷惑的是,群里老师和妈妈们的反应:

这个问题又不大,为啥慌张

入睡困难,接觉才是大问题

你为啥每天慌张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不仅让年轻妈妈不用大惊小怪,甚至还夸:

可乐解锁了“趴睡”,太棒了嘛。

你应该又可以追剧了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这时如果这位妈妈有自己的判断力,哪怕只是进去看一眼孩子,都能及时发现危险。

可这位妈妈,却连孩子怎样算大哭都判断不了——

在用嗓子扯着吼算吗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结果,事情一步步失控。

孩子渐渐没了声气。

这位妈妈还只会在微信群里发视频,干着急:我怕她闷死去。

怕你就进去看一眼啊,光说怕有什么用?

其他妈妈还反过来羡慕她,孩子这么快就解锁趴睡,安慰她没事。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等到孩子哭声渐渐消失,闷死过去。

她的妈妈还荒唐地认为:孩子学会了新能力……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一小时后,才发现宝宝闷出了血,嘴唇都紫了。

她的第一反应仍然是:拍照问群里,怎么办?

被子上这一滩血迹,触目惊心。

从最开始的求助,到孩子窒息死亡,中间足足一个小时。

这期间有无数次解救宝宝的机会,都被这个母亲生生错过了。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等到发现孩子出事了,她却只会让婆婆带去医院。

因为“不敢面对”。

试问一个只会问怎么办,和不敢面对的母亲,如何能养好一个孩子?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看完整件事,飘觉得可气又可悲。

可气的是,这个妈妈为什么无知到这个地步,盲信盲从,完全没有正常生活经验,也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

当无知的妈妈,遇上不靠谱的所谓育儿机构,是双重悲哀。

惨案发生后,这个育儿平台“芝士小馄饨”,迅速出了一份声明,撇清自己和这个事件的关系。

甚至还呼吁,不要“断章取义”,不要对“这个妈妈造成二次伤害”。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意思就是不要讨论,不要再扯到你们这类“育儿达人”是吗?

这和转移注意力、撇清关系的“为了保护女性,不要转发”论调有啥两样。

结果,网友们一深扒,才发现这个“芝士小馄饨”,根本就是一个没有正规资质的育儿群。

最早的发起人是一个理工男博士,和一个嫁到美国的女博士。

凭借所谓的西方优良育儿经验,大行宣传,有自己的公众号、微博,还出了一系列付费课程,包括这个“趴睡引导”。

这个女博士“馄饨妈”,自称是有美国红会高级育婴资格证,后来却被扒出,这个资质,只要花40多美金,谁都能拿到,比月嫂培训还简单。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而且,群里这些所谓的老师们,也只是一些有个体育儿经验的妈妈而已。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这个年轻妈妈奉为圭臬的所谓“科学育儿”,只是一群没有过硬的育儿理论背景,全凭经验指挥的业余妈妈,想想都胆战心惊。

飘看到这个事件后,还特意去搜索了关于“趴睡”的资料。

很快就能搜出,相对专业的儿科医生关于孩子“趴睡”的解读:

趴着睡有它好的一面,它和孩子在子宫内的姿势有关系,让孩子有安全感。

但是它也是有坏处的,会导致斜颈,窒息的风险也非常高。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这个妈妈若是能平时多看一些科普类的、真正权威的育儿理论书,甚至是多咨询一下医生,也不至于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这种对所谓的“女博士”、成功人士妈妈头衔的迷信,和有病不去医院,反而轻信赤脚大仙的民间偏方,又有什么区别?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虽然“芝士小馄饨”是个不靠谱的机构。

但在这次事件里,反复被妈妈们提起的“独立睡眠法”“哭声免疫法”,其实并不是他们自己琢磨出来的。

它是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来的育儿理论。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简单来说就是:以对待成年人的方式,培养孩子。

在初阶育儿过程中,母亲不能和孩子过度亲密。

理论认为,过度亲密会阻碍孩子成长,难以独立。

“尽量不能亲吻和拥抱孩子,不能轻易满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

这套理论,风靡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和西方多个国家。

普遍认为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但后来被另一个心理学家哈洛,用“恒河猴”实验证明了,会培养出心理有缺陷的孩子。

哈洛给小猴子准备了两个“妈妈”,一个是挂有奶瓶但冰冷的发条玩具,一个是柔软的绒布。

通过观察小猴子的反应,他得出结论:接触带来的安慰感,是母爱最重要的元素。

而且,只有拥抱、抚摸还不够,能轻轻摇晃小猴子,和它一起玩耍,这样长大的小猴,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正常生活。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结论是:越得到疼爱的孩子,性格越开朗。

相反,如果过度迷信独立人格的培养。

在婴幼儿时期,一味地不干预,只提供食物,缺少关怀、陪伴。

这样的孩子反而会因为缺爱,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整个事件中有很多人不理解的是——

趴睡、独立、少哭这些“技能”,婴儿“解锁”它的意义在哪呢?

其实“不管”式育儿有那么大的市场。

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现代人想从繁重到几乎违背人性的母职中,得到适当解放。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这种心理其实不难理解。

不止一个女明星吐槽过,育儿的第一两年,基本没有整觉睡过。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试想,在你为带孩子没一顿好觉睡,没一顿好饭吃,突然来了个所谓的“科学育儿”说:别管,就是最好的教育。

不心动才怪。

传统育儿方法,往往比较依着孩子性子来。

抱睡放醒、喂夜奶,都是让新手妈妈们比较烦躁的。

且传统育儿,以比较注重对孩子物质上的直观满足。

对于心理和人格发展的需求,不够重视。

在对精神世界越来越注重的今天,不管式育儿,在理论上有利于孩子独立人格发展。

这也戳中了新手爸妈的诉求。

于是所谓大行其道,成为新的一片韭菜田。

但,真正科学育儿的需求本质,其实只是废弃传统育儿中一些无用功和糟粕。

以及对婴幼儿心理、人格成长方面关注的缺失给补上。

但绕了一大圈后,制造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概念后。

却忘了能培育出健全人格的核心——

尊重孩子的个人天性,建立彼此信赖的亲子关系,给孩子建立基本的安全感。

没有一种成功的教育方式,是站在践踏人性本能的基础上的。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这是多数妈妈,在实践过各种理论式育儿后,都会得到结论。

马伊利就曾后悔自己曾经生搬硬套“观念式”育儿。

为了培养“独立”的习惯,婴儿期就让孩子独立睡,大搞哭声免疫法。

后来才发现,从小就得到足够情感回应的孩子,长大才可能更有安全感,更独立大胆。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而,从独立训练,发展的越来越细的拒绝抱睡、戒夜奶等“解锁闯关”。

也有比较权威的育儿心理学博主出来驳过。

不能随随便便就给婴儿的基本人性,扣上“宝宝的坏习惯”的帽子。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不尊重、扭曲婴儿的集体共性是一点。

另外就是共性之下,没有把小宝宝们当成一个独特的“人”,不把孩子的特性当回事。

别人家孩子几个月断奶,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睡,你家也必须要。

否则就是坏孩子。

而在一定程度上物化自己的孩子,更是一些父母的心理盲区。

“趴睡窒息”事件中的妈妈,最令飘感到不对劲,并不是她采用了不正确的育儿方式。

而是,在孩子去世后,这位妈妈,考虑的,是问自己结扎了还能不能要一个。

女孩的哭声,不是用来分析的


只能说,她要孩子的初衷,是不纯粹的。

对她来说,宝宝的身份意义只是“她的女儿”。

那个宝宝身体住着什么样独特的灵魂,是一个什么样的灵魂,在那个晚上痛苦地陨落了。

她对此并没有进一步的理解。

这是我们曾经批评中国“别输在起跑线上”“填鸭式教育”“虎妈式教育”的出发点。

因为它们本质都不是在育“人”。

而是在育一个个成年世界向往、崇拜的社会身份。

“不管式”育儿的鼻祖,“哭声免疫法”创始人华生曾无不自信地这么标榜自己的理论——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这种教育理念,正在流水线制造这种孩子:

只有可能被他人仰望的未来,却没有可堪回首的过去和现在。

为人父母的第一课,并不是什么这法那法。

而是理解每个生命的独特形状。

尊重每段人生的特性、习惯和意义。

简而言之,把婴儿和孩子,也当人。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